這幾年循環經濟在台灣成為重要的政策與產業趨勢,背後的主要推手之一循環台灣基金會,彙整了 5 年來的趨勢觀察、超過 50 個的台灣案例,寫成《循環台灣》一書,由天下雜誌出版並於昨(24)日舉辦了新書發表會,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環保署廢管處處長賴瑩瑩、前荷蘭駐台代表紀維德、政務委員張景森、立法委員洪申翰、豐譽營造負責人謝佶燁、京冠生技楊青山董事長等眾多產官學研各界人士也都到場支持。

回應氣候危機,不能只靠能源轉型,還要落實循環經濟

「解決氣候危機與落實永續發展,是我們必須為了下一代當前的責任,循環經濟則是其中的關鍵策略」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也是本書作者之一的黃育徵指出,基金會已經開始與不同國家洽談這方便的合作。他指出台灣擁有完整的供應鍊,從原料、設計,製造到使用後的處理,擁有更充足的知識與技術,在循環經濟上可以扮演國際領導的角色。

他指出台灣目前在製程優化上做得很好,像是「一滴水用十一次」的小循環。但要做到完整的循環經濟,需要政府與產業的共同支持,與品牌商合作改變商業模式,進而帶動產品設計與材料選擇的改變,才能從源頭減少廢棄物的產生,讓使用後的產品成為企業的資產。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談到最近接觸外商時,大家都在談 ESG,未來經濟與環保不再是二元對立,而是同一個議題,尤其是當台灣產業的競爭對手開始談 2050 淨零排放,市場國也提出碳關稅。他指出「台灣若無法達成此目標,東西根本賣不出去」,這也是為何台灣需要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角度來重新思考成長。

「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並不是逼迫企業減碳,而是協助企業及早因應趨勢。」立法委員洪申翰強調,台灣面臨兩種氣候風險,一個是缺水等自然環境改變的風險,第二個是國際碳管制對產業造成的經營風險。他指出即將到來的產業變革情境,除了提高能源效率、轉向低碳之外,根本重點就是循環經濟,而書中呈現了許多先行者的案例,都值得政府、產業各界學習瞭解。

循環經濟成為新的政府治理思維

「台灣資源是有限的,90%依賴進口;環境負擔很重,人口密度很高,也缺乏廢棄物處理的場址。」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強調台灣一定要推動循環經濟,環保署的政策從資源回收轉向資源循環,就是為了循環所做的基礎建設。她表示書中不僅說明了循環經濟是一向長時間的系統工程,更提出了很多具體做法,展現了台灣許多人共同響應的蓬勃進展。

「很多企業都已經有了循環經濟的概念,但是我們應該要有更大的圖像去思考。」荷蘭前駐台代表、現任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政策部的資深顧問紀維德,提及他拜訪目前所負責高科技產業時,許多企業都很有實踐的熱忱。他指出當原料、零組件、機台都來自全世界不同地方時,我們就不可能只從一個國家的角度思考循環經濟,這也將成為未來國際合作的契機。

「現在國發會、科技部、科技會報與主計總處,在審查預算與計劃時,都需要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方向」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指出,這將引導台灣的不同單位從永續發展出發,進而加速循環台灣的實現。

橫跨食衣住行,循環經濟的多元契機

《循環台灣》論及 50 個以上的在地案例,其中許多實踐企業,也都到場分享他們的實踐心得。

豐譽營造負責人謝佶燁,分享了公司導入系統模板之後,減少了大量的資源與水的使用。傳統的一次性木頭模板,不僅沾粘水泥還含有釘子而難以回收,系統模板可以重複使用一百次以上,壽命結束後也能夠回收再製成新模板,除了減少營建廢棄物,也減少河川粉砂與水的使用。

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談到冬粉製作後的綠豆殼、豆漿與豆腐製作後產生的豆渣、飲品製作後使用的咖啡渣與茶渣,這些大量的有機質,少部分成為動物飼料,大部分則直接成為了堆肥。他說明台灣擁有強大的生物技術,將這些有機資源轉化成醫藥或營養補充品,創造更高的價值。

作為紡織產業二代的鎰呈行循環長蘇彣忠,強調在循環經濟的嘗試與實踐,帶給公司一個創新的定位,讓他們能夠採取主動的策略,向品牌業者提出創新永續的做法,不僅為公司創造更好的形象,更帶來新的實質商機。

漾拓國際總經理鄭加新指出台灣一年賣掉幾千萬顆燈泡,壞掉之後無法回收,因此他們改變了商業模式,不賣燈泡而是提供照明服務,更設計出可以修復也可以回收的燈具。他表示為了讓員工更瞭解公司的理念與循環經濟,《循環台灣》也成為了員工的共讀選書。

物質流、知識流到金流,構成「循環圈」的產業生態系

從顧問、資通訊到設計,活動當中還有其他企業實踐者,也到場分享他們的實際經驗。本書另外一位作者,循環台灣基金會的執行長陳惠琳也指出「循環圈包含了物質圈、知識圈與金融圈」她指出,循環要能夠發生,不僅僅是製造業設法將物質循環,背後還需要有設計、商業模式、技術研發等知識要素,當然還要加上財務金融上的支持,才能讓循環經濟成爲一個完整的生態系。

她強調說明「環境污染與氣候變遷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冰山上的一角。要解決問題,就從數據與趨勢去看見現象背後發生的原因。」她進一步闡述,要改變的不只是無止盡地消耗資源線性經濟的結構,還需要改變一味地追求經濟成長的心態。《循環台灣》一書的出版,就是希望提供一個系統性的視角,說明循環經濟的趨勢與方法,協助台灣企業加速對於循環經濟的理解與實踐。

《循環台灣》高雄新書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