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紡織品排放了12 億噸的溫室氣體,背後是層層供應鏈的製造活動。在跨國供應鏈分工下,平均每件衣物經過了 1,900 公里的路程才到消費者的手中。隨著快時尚的發展、中產階級成長帶來更多的衣物需求,讓紡織品的製造在 2000 年 到 2015 年之間成長了 2 倍。如果繼續以大量製造、消費方式發展下去,預計到 2050 年全部的衣物銷量將達到 1.6 億噸。在控制升溫不超過2°C的情境下,2050年以前單單紡織業就會佔據全球可容許排放量的 26%。
在線性經濟發展下的紡織業,從開採-製造-消費-拋棄各階段造成許多浪費和環境衝擊。
- 開採:製造合成纖維的原油開採,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優養化、空氣和水污染。天然纖維棉的種植,每年耗用 930 億立方公米的水,導致周遭地區的缺水。
- 製造:使用了大量的原物料與水資源,全世界將近一半的水資源汙染可追溯自紡織業的製造過程。
- 消費:每洗一次衣服,就會有數以千計的塑料微纖維流入下水道和海洋。每年向海洋釋放 50 萬噸塑料微纖維,相當於超過500億個塑料瓶。
- 拋棄:全球產出的廢棄物約有 20% 來自紡織與服裝產業,且每年約 95% 的廢棄衣物都可以再被回收或利用,但卻只有1%被再製成衣物,造成了每年超過 1000億美元的損失。
除了對環境的危害外,紡織品在生產過程所使用的化學物質對農民、工廠工人都有負面影響。而在全球供應鏈以成本要求和時間壓力下,工人長時間低薪工作,產生奴隸和童工等社會問題。
而在台灣,舊衣回收後無處去是近期紡織品最令人頭痛的問題。根據環保署統計,2020年舊衣回收量達7.8萬公噸。數據創下近十年新高,但卻面臨國際二手市場需求暴跌,舊衣無處去的困境,約 35% 只能焚化處理。但其實台灣紡織業在全球機能布料的領導地位,深具潛力將「台灣製造」的實力,投入在紡織品的循環再生上,打造出「台灣循環」的獨特價值。
近十幾年來,全球紡織業廠商嘗試從製程、材料、商業模式等作法來減緩負面影響。各界對紡織業轉型的關注,讓紡織業更有機會以系統性的解決方法來因應線性模式的不永續,轉而建立永續循環的生產和消費結構。
紡織業從線性轉變為循環模式的改變:
世界經濟論壇的「加速循環經濟平台」(The Platform for Accelerat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PACE),對紡織業邁向循環經濟提出三大目標,需要透過整體價值鏈的改變來達成,從設計、製造,到零售和消費行為,再到收集、分類和回收。
1. 紡織品的原料是安全、可回收或可再生的
包含纖維和化學品在生產和使用過程對人體和環境的安全性,不會釋放有害物質或微纖維。可回收原料像是合成或天然纖維,可再生來源有棉花、木質纖維。
2. 紡織品的使用時間能夠更長
特別是讓衣物能被充分使用,製造商和零售商的庫存能減到最少,消費者能長期使用,減少衣物閒置或在狀態良好時就被丟棄。
3. 紡織品是可回收的,並在生命週期之終被回收
當紡織品不能再使用或再利用時,能被收集和回收處理成高品質的再生纖維。這需要紡織品以易拆解方式設計,有具經濟規模的分類收集和處理管道。目前最常見是以物理性的機械回收,將織物解構為再生纖維。化學回收法能溶解合成或天然纖維,再作為新原料。
歐盟將循環紡織品策略入法
為使到 2030 年所有紡織品均更耐用、可修復、可重複使用和可回收,歐盟於 2022 年發布歐盟永續和循環紡織品策略,提出一系列具前瞻性的行動,包括:引入紡織品的設計要求以及最低回收料含量的要求、引入數位產品護照、引入強制性和統一的紡織品生產者延伸責任 (EPR) 計劃、解決合成紡織品無意釋放塑膠微粒的問題、解決虛假宣稱的漂綠問題、限制紡織廢棄物出口,以及激勵再利用和維修紡織品的行業等。
透過資源循環,英國紡織業將在2030年減少32%排放
英國「廢棄物及資源行動計畫」(Waste & Resources Action Programme, WRAP) 發起一項自願性協議《Textiles 2030》,目的是透過英國紡織供應鏈的整體轉型,大幅減低成衣和各種家庭紡織品造成的環境衝擊。這項協議提出 2030 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相較 2019 年要減少 50%。其中資源循環相關作法總共貢獻 32% 的減碳效益,使用再生能源將能減少 18% 的排放。目前已有代表全英國成衣和紡織品一半營業額的 17 家廠商加入。
品牌紛紛加入聯盟,整合影響力
改變紡織業帶來的環境衝擊,需要整體產業的合作。品牌正透過聯盟方式集結改變的力量。有 20 個以上服裝品牌加入 「危險化學品零排放」聯盟 (Zero Discharge of Hazardous Chemicals),為了要改善和擴大無毒、永續化學物質在紡織和鞋類供應鏈中的使用。而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有 50 多家零售商和品牌,以及近 700 家供應商的加入,為生產棉花的環境、社會和經濟責任制定標準。
消費者重視衣物的永續性
年輕世代愈來愈重視消費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國際調查顯示,有約 70% 年輕人重視品牌的永續表現,願意支付更多購買資訊透明的產品或服務,並且在購買衣物時會優先考慮使用永續材料的衣物。
時尚產業的市場調查,顯示品牌如果繼續以線性方式經營,預估利潤將減少約 450 億歐元。相反地,到 2030 年,全球時尚產業衣物的再銷售、租賃、維修和改造的市場規模,有潛力從 2019 年 3.5% 增長到 23%,帶來 7000 億美元的商機。
從紡織品完整的生命週期來看每個階段如何促使資源循環。
1. 材料選擇
優先選擇再生材料。發展棉、聚酯纖維之外更環保的來源,例如從鳳梨、橘子等農產品獲取纖維。
2. 產品設計
採用技術或情感層面的耐用設計來延長衣物使用壽命。盡可以使用組成單純的材料讓衣物更容易回收再製。
3. 製程優化
透過機台或設備的改裝和設計,減少製程中能源、水、化學物質等的使用。
4. 副產品資源化
紡織廠將邊角料或庫存布做高價值的運用,可以回到原產線再用或是展開同業/異業合作。
5. 維修/再使用
修補破損的一般衣物,或是補強機能性服裝的防水功能,可以延長使用壽命。而逐漸盛行的服飾租賃平台、二手衣店能增加衣物的使用次數,物盡其用。
6. 翻新/再製造
將庫存布/衣物、穿過的衣物等剪裁成可用的布塊,經設計後重新縫製新款式,讓布料能被升級再用。
7. 分類/收集
分流收集不同來源、材質的衣物,避免交叉污染。除了手工分選外,業界開始導入光學分選設備,將大量舊衣物依不同材質分類後送至合適管道處理。
8. 處理再生
常見作法是以物理性的機械回收,將織物解構為再生纖維。化學回收法能溶解合成或天然纖維,成為再生纖維。
運用循環經濟工作坊,瞭解紡織業導入循環經濟的機會點:瞭解更多
據統計20到45歲的臺灣人,平均每人衣櫥擁有75件衣物,其中有15件幾乎沒有穿過,每年約淘汰10件衣物。
消費者可從減少非必要購買開始,善用已經購得的衣物,透過保養維修來維持衣物狀態,延長可穿搭的時間。特殊功能或場合的衣物,優先選擇以「使用」服務的方式,例如衣物租賃服務,來取代「購買」。重視品牌的永續表現,優先選擇使用永續材料、資訊透明的衣物。
參考資料:
-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A new textiles economy: Redesigning fashion’s future, 2017
- The Waste and Resources Action Programme (WRAP), Textiles 2030 Roadmap,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