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咖啡廳到整座城市,阿姆斯特丹打造「循環城市」的最佳實驗室

近兩年,在阿姆斯特丹艾河(Het Ijmeer)的另一邊,出現了一個很酷的場所,看似由廢棄船屋聚集而成,卻吸引了無數都會雅痞、嬉皮和觀光客。這裡不但有酒吧、B&B,還可以上瑜伽課、參加手作工作坊、看露天電影,精采的活動在夏日聚集了滿滿的人氣,人們坐在溫暖的陽光下喝咖啡飲啤酒。

這個在市中心區對岸的新據點De Ceuvel,將永續創新的精神實踐在生活中,直接讓訪客在無形中體驗「循環經濟」。

吸引無數觀光客的De Ceuvel。圖片來源:New Stories

故事,從阿姆斯特丹北岸工業區的落沒說起

在阿姆斯特丹的北岸(Amsterdam-Noord),曾經是一片被遺棄荒廢的工業區,福克(Fokker)飛機工廠、殼牌(Shell)石油公司、大型的造船場和各式各樣的製造業都曾坐落於這個約100公頃、叫做Buiksloterham的區域。然而在80年代產業沒落後,多數的工廠不是倒閉、就是遷移至其他地方,留下不宜人居、受到嚴重污染的土地。

1971年的Builksloterham。圖片來源:Dienst Ruimtelijke Ordening Gemeente Amsterdam
Builksloterham與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相對位置,黃點為De Ceuvel區域。圖片修改自:Dutch water sector

這片區域,在十年前陸續出現了一群有創意的設計師和建築師,他們把老舊的廠房,改造活化成共享的辦公區域。而面對著阿姆斯特丹中心區的人口擴張,市政府也同樣盤算著此區的都市再生,規劃了以永續發展作為要求的辦公室群落。

然而,2008年的金融海嘯,使得Buiksloterham的再生計畫不得不停擺。

De Ceuvel則是當初Buiksloterham再生計畫裡的其中一區。雖然看著開發商的退出,但市政府嗅到了民間創意,不願放棄這個改變的機會,2010年他們改採發佈一個十年的土地使用權租賃計畫,在有別的投資願意進場前,透過競圖,看哪個團隊能在「可持續性城市」的前提下,提出一個臨時性、且有創意的計畫,並以這裡為試驗地區。

一個熱鬧有趣的循環城市示範點

這場以「永續、創新、低成本」為目標的公民競賽,最後由一群年輕的企業家所提的計畫獲選。以循環經濟體系為模型,2013年開始施工。

他們搬來了老舊的船屋,整修成14座有趣的工作空間,讓同樣有著永續理念的新創企業入駐。蜿蜒的木棧道將船屋們串連在一起,隔著地面架高一段距離,才不致碰觸到其下受重金屬汙染的土地,成為了這裡最獨特的地景。

除了運用回收的建材打造空間,在景觀設計也與研究機構合作,種植了可以吸收土壤中汙染物的植物,希望在十年內能讓土地恢復生機。

De Ceuvel結合當地歷史的空間設計。圖片來源:space&matter

在2014年的六月,Café De Ceuvel的開幕將De Ceuvel重新展示在人們面前。來自阿姆斯特丹港、已有80年歷史的繫船柱,撐起了咖啡廳的門面,用廢棄木材打造而成的建築,揭示著物盡其用的精神。

這間咖啡廳的食材,一部分從河邊舊船和屋頂的溫室菜園而來,一部分購自在地的有機食品店,而咖啡廳裡的廚餘殘渣和小便斗的尿液,則經過實驗室,分別變為有機堆肥和磷肥,成為蔬菜的養分;廚餘殘渣也可經由沼氣發電系統轉換成燃料,減少咖啡廳廚房中電和煤氣的用量。

連同咖啡廳在內,他們正逐步完成一個「清潔科技的遊樂場(Cleantech Playground)」,遵循著自然界的法則,以循環經濟模型設計整個De Ceuvel園區,封閉資源和能量流轉的循環。

整個示範基地可分成五個部分(如下圖):

De Ceuvel的資源再利用模式。圖片來源:metabolic

1. 首先在船屋頂上的溫室(Greenhouse)實現物質和能源的循環利用,透過汙水處理設施,從咖啡廳和辦公空間的廢棄物得到氮磷等肥料,栽種供給於咖啡廳的食物;

2. 都市生物精煉廠(Urban Biorefinery)則扮演最關鍵的角色,它蒐集園區內的各種廢棄物,包含排泄物、廢棄物、雨水、汙水等,透過清潔科技再次轉化成乾淨的水源或肥料,重新進入園區內使用;

3. 展示中心(Metabolic experience center)由廢棄建材建成,屋頂上設置了太陽能板,供給了園區的基本用電需求;

4.&5. 以回收建材打造的船屋社區(De Ceuvel community)咖啡廳(Café De Ceuvel),則透過生態廁所和其他處理設施,將廢棄物送至都市生物精煉廠,將資源經過處理後再循環利用。

目前園區仍然部分仰賴外來的資源,他們希望將來能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和回收水,達到70%的生物營養回收(nutrient recovery)和10%的糧食自給率,並且建立監看和反饋系統,以準確的估算園區內的水、物質和能源的流動。

在De Ceuvel園區內封閉循環。圖片來源:Café de Ceuvel

De Ceuvel的再生,是透過地上權租賃,將園區做整體的規劃,設計出讓資源不斷循環的系統。但是,如果不夠幸運,沒有這樣一定規模的土地、或具有永續思維的專業規劃師,我們該如何開始呢?

不同於De Ceuvel,在Buiksloterham的另一頭,一場循環經濟的運動由下而上冒出了新芽。

自己的房子自己造 吸引了以循環經濟為共識的社群落地生根

為解套資金不足的情況,2011年市政府嘗試了另一種方法:他們決定出售一些離De Ceuvel不遠的土地,以建立自給自足的住宅單元為目標,使用小單元的開發方式,個別出售一個一個的小地塊。

Frank Alsema是這裡的開拓住戶之一,他表示,剛開始沒什麼人願意來這個「又冷風又大的荒地」,第一批來這裡的人多是創意份子,嘗試各式環保的造屋方法,像Alsema自己,就是在網路上募集人家不要的建材,拼裝成自己的房子。

Buiksloterham地區使用可再生建材開發,以貼近循環經濟。圖片來源:cityscope

逐漸地,這裡形成一股特殊的氣氛,愈來愈多居民朝著循環經濟和永續發展的方向建立自己的住家,還自發的成立組織或線上討論平台,交流分享蓋房子的技術和經驗。而大家也意識到自己在這個地區,正成為創造故事的一環。

這樣的風氣,也吸引了許多團體的興趣,2015年這裡的地價已經不同以往,但縱使有更大的開發商想前往投資,也不敢忽視當地已凝聚起來的永續發展共識。

擁有當地部分產權的社會住宅法人de Alliantie表示,這樣的現況促使他們在Buiksloterham的開發必須符合當地的趨勢,例如盡可能運用可再生的建材,將建造方式盡量貼近「循環經濟」的原則。

Buiksloterham被視為打造循環城市的實驗室

這種由民間帶起的永續共識,讓Buiksloterham成為阿姆斯特丹發展循環經濟的「活的實驗室(Living lab)」,這裡沒有城市總體計畫(master plan),傳統的城市規劃法規也可以暫時放到一旁,Buiksloterham提供了自由彈性的空間,讓人們用新方法解決舊問題。

例如當地小單元的開發方式,就提供了基礎設施佈設的創新實驗,水公司Waternet便在這裡嘗試不舖設大規模的管線或建造大型淨水廠,而是透過雨、汙水分流和生物精煉,在少量的家戶間,發展小系統的汙水回收方式,提升資源使用的效率。

而另一個叫Hackable City的研究計畫,則專門探討在Buiksloterham彈性的發展下,科技和新媒體如何透過社群力和開放資料,發展在地居民和新遷入者對地區的共識,進而影響空間設計,甚至當地制度的建立,以彈性的合作模式把沒落的船廠工業區打造為創新的循環區域。

經由對Buiksloterham的觀察所提出的城市營造模式,加入了科技與新媒體的力量。圖片來源:Hackable City

當這些個別的小實驗計畫,逐漸匯集形成一種信念和文化,也促使了當地的自建者、住房組織和公共建設公司等20多個群體凝聚共識,在2015年簽訂「循環的Buiksloterham」宣言。

「我們必須重新定義城市的功能,」宣言中述明,「Buiksloterham扮演了實驗地和催化劑的角色,讓阿姆斯特丹的發展,邁向循環、智慧且以生物為基礎的城市」。

發展循環城市,兼顧「軟硬體支持系統」是達成目標的關鍵

或許,短期內我們不會知道Buiksloterham是否真能成為一個完全循環的區域,但其作為循環城市的實驗基地,足以讓我們歸納一些成功的經驗。

無論是De Ceuvel或範圍更大的Buiksloterham地區,皆需要透過系統的「重新設計」,來封閉資源流動的循環。在這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市政府並非由上而下的主導開發計畫,而是率先拋出永續的願景,再以靈活的方式結合民間力量,開放各種創新提案。

有了Buiksloterham的經驗,阿姆斯特丹更已規劃要在2025年,成為循環經濟在全球的領導城市,在這個願景下,市政府也提供了具體的目標和行動方案,包含建立新興產業部門和財務上的鼓勵對策,引導城市轉向循環創新的發展模式。

由此可見,設計一個循環城市,不只需要硬體設施的建設,更重要的是背後整體結構的布局,凝聚市民的共識和政府鼓勵的力量來進行全民協作。

正如Buiksloterham的發展,就是以有機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循環經濟的系統,在過程中透過充滿實驗性的開放精神,刺激了城市開發創新的知識,並由社群自己凝聚起的共識,作為發展循環城市最堅強的後盾。


作者:陳昱利(社企流)

核稿編輯:循環台灣基金會、金靖恩(社企流)

策展夥伴:社企流

(本文為社企流與循環台灣基金會合作之專題文章,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垃圾Bye Bye!今日的產品都是明日的資源

「我們不能再像過去,無止盡地揮霍自然資源及國民健康。所以對各種汙染的控制,我們會

當人人視廢棄物為燙手山芋,這間新創「把垃圾當寶貝」:用設計顛覆你對環保商品的想像

台灣一年的廢棄輪胎量約900萬條,排起來可繞行台灣4圈,這些數量龐大的廢棄輪胎,

這支拆裝螢幕只需30秒的手機,有著改變整個產業的大願景—讓你把手機「用好用滿」

有過維修手機經驗的人,多半能體會到當前各手機大廠們,對於「自行拆機」這件事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