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循環經濟真正的「基礎建設」

打造零廢棄、零排放的台灣,要從徹底改變我們如何看待「廢棄物」開始! 觀念改變、知識累積和社會共識,才是推動循環經濟的「基礎建設」。

無可否認,近兩百年來的工業革命,的確帶給人類前所未有的進步和便利,但從「開採→製造→使用→拋棄」的線性過程中產出的「廢棄物」,對生活環境所造成的汙染也是不爭的事實。有鑑於此,「邁向零廢棄」已經是許多先進國家的共識,將「廢棄物」用「被錯置」資源的角度來看待。

幾年來,國內外媒體多次報導肯定台灣「廢棄物回收率」超越五○%的成果,但是讚許的背後,我們可能掉入高回收率等於高效環保成果的迷思。我們需要實事求是,正視廢棄物的三個基本問題:定義、來源、去處。

一、定義:什麼是「廢棄物」?

某些製程中產出的副產品,在現有法規的認定下,業者不但要花大錢請處理業者以「廢棄物」來處置,也因此失去了資源活化的商機,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廢棄物」,鼓勵企業主動將其資源化與商業化。

二、來源:廢棄物的量與質?

不論是民生、農業或工業廢棄物,我們都需要知道這些廢棄物來自何處?出自於哪些企業和產業?總量多少?品質如何?含有哪些主要成分?如何被「製造」出來?

三、去處:廢棄物去了哪裡?是如何被處理的?

因為是「廢棄物」,因此「去化」是回收單位和業者的傳統處理思惟,但是往往令人擔憂的是,某些單位和業者可能並不具備有效處理的能力,導致「降級處置 Downcycle」甚至造成二次汙染 。

我們需要更完整地盤點和診斷所有廢棄物的來源、潛在價值及處置方式,然後從中幫助業者減廢,協助研發和投資「升級處置 Upcycle」的能力,創造價值。

台灣邁向「零廢棄、零排放」,需要規畫「廢棄物減量」的目標,過程中更要不斷地進行社會對話。在重大政策的推動上,許多歐洲國家投資在軟性溝通與知性教育的資源和心力,往往大於硬體設備的投資。反觀我們,重大政策往往都是著重在大筆的硬體投資,忽略了投資軟性社會宣導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性。

其實,觀念改變、知識累積和社會共識才是推動循環台灣的「基礎建設」!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同步刊登於今周刊專欄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循環型」採購,加速轉型

兩年多來,政府如火如荼地推動循環經濟,對很多業者而言,循環經濟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議

台灣為什麼需要循環經濟?

過去半世紀來,台灣90%以上的能源、肥料、飼料、以及60%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再

改變對政府的期待,人人有責

半世紀來,台灣在民主化的路上歷經多次動盪,成功形塑一個高度重視人民自主的政府,但

(非CTN文章)荷蘭未來城市,把廢物變寶物

「你聽過不用水泥、由只租不賣的建材「縫」製而成的建築物嗎? 荷蘭將在首都的史基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