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和智慧並重」的循環台灣

二十世紀知名的生物化學教授和科幻小說的作者,以撒·艾西莫夫就曾經說過「當今生活中最悲哀的是,科學累積知識比社會累積智慧來的快。」如何有智慧的引領知識的累積是我們眼前的關鍵挑戰。

近幾年來,各大報章雜誌的標題,不是大數據、AI、機器人、工業和農業4.0等新知識和科技的發展趨勢和商機,就是「智慧」這個、「智慧」那個的!在不斷的累積新知識和發展新科技的同時,我們已經無意識的把「知識、科技」和「智慧」劃上了等號!忘了知識/科技和智慧的差別;「知識、科技」反應出我們對周遭人事物的認知和瞭解程度,「智慧」展現的是我們對生活、生存和生命價值的判斷和選擇能力。

19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加上20世紀初石化產品的普及化,各種應用科技知識的累積,帶給人類巨大的影響: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享受;也使得人類的精神文化與價值觀遭受巨變;更成為破壞自然環境中最主要的根源。半個世紀以來,在台灣,我們的政府與民間大力投入發展「石化科技」和「資訊科技」,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帶來豐沛的物質生活,大大提升生活品質。但是社會和自然環境也相對應地付出代價,生態遭受破壞、空氣和水受到污染。

過去已有許多有識之士,對「知識、科技」凌駕「智慧」的現象表達憂心。化學的知識發展,催生了綠色革命,大量地使用農藥與化肥,導致農業工業化。1940年英國知名農藝學家霍華爵士出版了《農業全書》,預言這將帶給人類四大危機:農地文化失衡、大地反撲、新細菌持續繁殖、大自然土石流氾濫。

2006年美國記者麥可.波倫在《雜食者的兩難》一書中,指出農業工業化建構在工業革命「極大化單一經濟效益和物質價值」的論述上,缺乏多元思考,其單一農作物耕作模式,雖然有著短期的優點,但是也根本的破壞了土壤和生態的平衡,衝擊了農業發展。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清楚地宣示,各種兼顧生態平衡的永續農法,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這說明了,單靠知識和技術無法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不論是農業、能源還是工程,真正的「智慧」轉型,並不是依靠晶片,而是指引下一代未來的永續價值。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同步刊登於今周刊專欄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不是路走到盡頭了 而是該轉彎了

你有沒有想過,你用的手機哪裡來?被你用舊用壞了丟掉之後到哪裡去?重量200多公克

「不循環」的外部和機會成本

最近跟民間企業討論政府的產業政策時,有些業者已經體會到循環經濟,是確保企業永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