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足參賽者穿著台灣業者用俗稱「垃圾」的回收寶特瓶所製成的環保機能紗球衣時,社會給予業者掌聲。但是,當業者進口回收「垃圾」,他們卻得到噓聲!或許我們該重新認清「廢棄物=資源」的事實。
循環經濟模式中沒有廢棄物,只有品質不純、標示不清,被錯置的資源。為何產業搶著去日本買廢寶特瓶?因為日本分類做得好,瓶蓋、標籤都要分開並沖洗瓶身才能回收。純度高的 PET 在一般人眼中可能還是「廢棄物」,但在業者眼中卻是貨真價實的「產業用料」。今年 PP、ABS 等塑膠及紙漿等原料漲幅達 20% 以上,這些物料價格的波動就是產業的風險。對於 90% 以上原物料仰賴進口的台灣,如何將「垃圾」轉化為關鍵的在地再生資源,已非一個可有可無的選項了!
線性經濟模式,導致原生資源的過度使用,造成了嚴重的環境衝擊,因此世界各國設下減少資源消耗的目標:歐盟計劃在 2030 年提高三成的資源效率,荷蘭更野心勃勃地要提升五成。指標性企業更紛紛訂下目標:蘋果承諾將使用百分百再生能源及回收材料,愛迪達要在 2024 年只使用回收塑膠,IKEA在 2020 年所有家居產品只使用可再生或回收材質,還有更多更多的例子。
許多台灣業者都是上述產業鏈的一環,我們能身處於這個趨勢之外嗎?這是台灣業者的「危機」還是「轉機」? 台灣有著很高的回收率,某些關鍵技術更領先全球,即使碰到偶發的不當事件,我們仍應傾全民之力,以系統化「循環經濟」思維,把資源循環變成台灣獨一無二的優勢,甚至領導世界的標準。
廢棄物資源化每個環節都是關鍵,缺一不可,需要系統性的「政策與完整配套措施」。消費端須落實分類以確保回收品質;生產端需落實企業及生產者責任,採用生態設計並對產品的生命週期負責。還有幾個重要的「配套」: 法令的持續修訂和落實,如制定再生粒料規格及追蹤流向;廢棄物資源化的物質和技術盤點;以財務措施鼓勵合作意願。
針對進口垃圾的議題,我們需要以更專業的討論來凝聚社會共識;積極推動循環台灣,提高資源效益,投入廢棄物資源產業化的研發和基礎建設,並加強循環經濟的教育,掌握難得的「轉型機會」!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同步刊登於今周刊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