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善對話,找回社會關懷

台灣面臨的挑戰不是單純表面經濟發展的問題,我們需要攜手合作,讓逐漸失溫的社會能夠回暖,協助在更深層的社會角落中被「遺忘」的勞工階級,找回有尊嚴的生活,重建相互關懷和慷慨的社會文化。

美國在川普主政下飽受立場分歧之苦,許多美國智庫領悟到 2016 年選舉的結果,其實反映的是數十年累積下來的問題;此時國家需要的,是超越黨派政治的良善對話。

上個月「美國機遇組織」結合「美國企業研究院」與「布魯金斯學會」發佈了一份《工作、技能、社區:為勞工階級找回機會》的議題報告。首頁引用了英國政治經濟學家小彌爾的一段話:「在社會哲學中,幾乎在每個主要的爭議上,不論古今,爭論雙方對於他們所肯定的觀點,都認為是對的;對他們所否定的,則認為都是錯的 ... 如果任何一方能在堅持己方觀點外,採取一小部分他人的觀點,就會使其論述,倡議正確。」

基於這份精神,智庫的研究團隊是由跨黨派、一半左派和一半右派學者共同組成,並花一整年的時間實地探訪鄉鎮社區研究、釐清百姓,尤其是勞工階級實際遭遇到的困境。他們希望藉此讓美國社會更加關注長期被「遺忘」的族群和社區,讓兩大黨採行這些由普羅大眾觀點出發的政策建議。

參與計劃的智庫與專家學者,一改過去以政黨為建言對象的作法,開始以社會科學證據來了解受困區域的百姓,結果發現他們在「反對」陣營身上找到的共同點,反而還多於站在自己同黨同派的極端分子們。這樣的跨黨派合作尋找共同關注的議題的確值得我們借鏡。

解嚴後三十多年來,我們台灣也經歷了一個經濟、社會和文化之間錯綜複雜的變遷過程。全球化讓許多製造業外移,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不敢結婚生子。有了小孩也可能得離鄉就業,令隔代教養成為常態。弱勢家庭孩子中輟休學的比例上升、疏離的家庭結構讓學生吸毒現象增加。這些年輕後代缺乏健康的成長教育環境,更讓成家就業成為遙不可及的想像。我們不能持續忽視這種惡性循環的社會現象。

我們需要盡全力打破零和,兩極化和內耗型的政治紛爭,停止唱衰台灣,致力於相互傾聽,重建解決全民所面臨困境的信心和能力。共勉之!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同步刊登於今周刊專欄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改變對政府的期待,人人有責

半世紀來,台灣在民主化的路上歷經多次動盪,成功形塑一個高度重視人民自主的政府,但

邁向 2035 循環台灣

如何根除社會資源失衡和短缺的問題?想像20年後的台灣,要給下一代什麼承諾, 抱持

轉型循環經濟,別無選擇

多位台灣業者、學者和研究單位一起參加在橫濱舉行,由芬蘭知名智庫及日本環境省共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