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能源 90 %以上仰賴進口,深受國際情勢影響。能源的供需平衡一直是台灣重要課題。可惜的是,多年來能源的政策多半圍繞在「供給端」打轉,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開發再生能源和技術,卻忽略了源頭需求端的改變,可以減少能源、資源的使用,減少碳排的重要性。
延續目前多製造多消費的生產和生活模式,未來 20 年全球的資源開採量將加倍,能源使用也隨之增加,碳排甚至將增加為 1.5 倍。可見開採-製造-使用-拋棄的線性經濟模式,無論對能源供給穩定、淨零排放目標而言,都是背道而馳的作法。
線性經濟下,民眾習慣「多買多消費」,造成許多物品的閒置浪費。但透過重新檢視生活中食衣住行必要的需求,改以「使用」服務取代「擁有」產品的方式來滿足所需,能活化產品的運用。這讓製造廠商的營運模式從「賣斷產品」轉為「提供服務」,廠商擺脫要拼命製造、販售才能獲利的命運,改以優質的服務來創造價值。市場端使用習慣的改變,拉動廠商轉型為高知識含量與深耕顧客的「服務業」,在全球淨零減碳趨勢下,運用商業模式的創新做出結構性的改變。
以「行」為例。台灣私有汽機車使用率偏低,平均每天有 90 % 以上的時間是閒置的。運輸要邁向永續低碳,即使大幅度地推動電動化,如果汽機車總數不減,從製造過程衍生的能資源耗用、碳排還是會增加。然而,當民眾採行服務化模式,改以「使用」運具來滿足交通上的需求,就能大幅提升運具的使用率。據統計,一台共享汽車至少可抵十台私有車的運輸量,省下製造九台車所需的能資源。在歐盟,汽車的低使用率也衍生許多浪費,透過服務化來減少汽車製造,估計到 2050 年讓運輸部門的碳排減少 15%。
服務化商業模式讓產品擁有權回到廠商身上,廠商更有誘因進行產品的創新。例如共享汽車在頻繁使用下容易耗損,廠商為了提升汽車的服務品質,會有動機來導入耐用和模組化設計。如此一來,延長汽車使用壽命,讓零組件更容易維修升級,利於資材的回收再利用。汽車的耐用和零組件循環使用對減碳大有幫助,研究估計可再為歐盟減少 42 %來自運輸的碳排。
使用服務帶來更多彈性,切合民眾生活上真正的需求,方便「使用」就好,不必「擁有」。國際能源總署評估,到 2050 年將有七成家戶會使用運具服務。運具服務化已然是市場趨勢,是創業、就業的新機會,以及政府在都市規劃、公共運輸的整合上需要考量的重點。為了生活、生產和生態的永續,呼籲從政府、企業到民眾都能積極以「使用」取代「擁有」,讓產業的創新能從技術層次的電動化,擴展為商業模式的結構性轉變,不再需要大量消耗能資源,真正為淨零減碳做出長遠的貢獻!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 2022/ 4/14 以「使用」取代「擁有」,降低能源耗用更帶動產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