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入服務化的減碳效益

汽車是人們主要的移動方式。根據統計,汽車產業每年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 9%,且每輛汽車平均有 95% 的時間是閒置的。汽車的製造和使用,造成大量排放且資源使用效率又低,而道路和停車位也占據了城市大量的土地面積。

汽車邁向永續,除了逐步電動化並使用乾淨能源來大幅減少車輛使用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更透過導入「產品服務化」,建立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模式,有效提升車輛的使用效率,並降低車輛在製造階段產生的排放,能進一步降低車輛全生命週期的的排放量。


汽車服務化效益

由國際推動永續經濟的顧問公司 SYSTEMIQ 所發佈的報告中,設定兩種車輛服務化的情境:一種是車輛訂閱,另一種是流動式汽車共享。兩者以電動車導入服務化的商業模式,並與一般銷售電動車的情境相比,皆能提升車輛使用效率、延長車輛生命週期以及促進材料回收,且分別使車輛降低 25% 與 45% 的碳排放。

車輛訂閱(Car Subscription)

用戶以訂閱方式向服務供應商租賃汽車。一般情況使用者除了需支付行駛的電力費用,其餘維修、保險等相關支出服務商皆會提供。而與銷售車輛的形式相比,訂閱制的商業模式能帶來以下三個影響並減少 19 g CO2/ 人均公里 (gCO2/pkm) 的碳排放。

車輛訂閱制減碳效益(整理自:XaaS - Everything-as-a-service)

(1) 最大化使用效率
透過車輛訂閱模式能降低車輛的閒置,提升車輛在一段時間內的使用次數或里程數,平均分攤製造時的碳排放後,得以減少約 2 g CO2/pkm 的碳排放。

(2) 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除了降低車輛的閒置,車輛訂閱的模式能延長產品生命週期,並發揮最大的減碳效益,由於服務供應商會為了使每輛車提供更多用戶租用以賺取更多收入,因此會盡可能透過維修等方式來延長車輛的壽命,並更注重車輛的耐用度與維修難度,促使車輛製造商設計方便維修且耐久的車輛,以延長每輛車的壽命。此方式能為車輛在製造階段減少 10 g CO2/pkm 的碳排放。

(3) 材料回收方便
當車輛生命終了時,廠商能與服務供應商合作建立逆物流系統,使車輛回收後 5% 的零組件能翻新再利用,8% 經由處理能重新再製成新的零件,更讓 20% 的輸入原料能不斷地循環利用。不僅降低廠商未來原物料的成本支出,更讓車身材料得以循環運用,降低車輛在製造時的碳排放到 17 g CO2/pkm。

(4)再生能源的使用
透過車輛訂閱方式以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外,增加電網的再生能源佔比,能大幅地降低車輛在使用階段的碳排放。


流動式汽車共享(Free float carsharing)

不同於傳統租車,需要定點租還、按天計費,流動式汽車共享(Free float carsharing) 讓使用者能隨時、隨處租還車輛,更加方便、有彈性的使用,例如 iRent、格上租車、Zipcar 等模式。如此能提升每輛車的使用率,更能帶來車輛資源的循環,為產業減少 45% 排放量(減少 35 g CO2/pkm)。

流動式汽車共享減碳效益(整理自:XaaS - Everything-as-a-service)

(1) 最大化使用效率
隨時、隨處租還車輛的模式相較「車輛訂閱」,使用率會更高,且單趟的載客人數會更多,因此在使用階段和製造階段上便能減少 19 g CO2/pkm 的碳排放量。由於一台車能服務到更多消費者,除了降低車輛的閒置時間,使用者更不必擁有私人汽車,能減少城市內的汽車數量,騰出更多停車空間。

(2) 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廠商藉由維修等方式延長產品的生命週期,不僅提升每台汽車能賺取的獲利,也能降低人均公里的碳排放。除了維修,車輛的設計也是使車輛能有效率被使用的關鍵。由於流動式汽車共享的應用較常發生在都市裡,小車、雙人座的設計更適合都市的行車模式或停車空間,降低車輛的能源損耗並提升生產力。

(3) 材料回收方便
當車輛生命終了時,因為車輛為廠商的資產,廠商更有誘因使材料方便回收,並保有材料原本的功能與價值回到製造端再做為原料,用於車輛零組件中,使車輛在製造階段能降低7 g CO2 /pkm。[同樣依照5%的零組件翻新再利用,8%經由處理重新再製成新的零件,有20%的輸入原料循環利用。

(4)再生能源的使用
建立充足的再生能源充電站,提升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減少高碳排電力的使用,讓「隨時、隨處租還車輛」的模式不僅能提升資源使用的效率,更能在使用時降低車輛的排放。

總結

透過車輛服務化的方式,不僅能提升每輛汽車的使用率,也因為服務供應商或車輛製造商「擁有」這些汽車,因此會誘因希望車輛的壽命能更持久,使得汽車無論再製造與使用上都能提升效率,並且帶來減碳效果。


參考資料:

SYSTEMIQ, Everything-as-a-Service: How businesses can thrive in the age of climate change and digitalization,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