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戶社宅 可望翻轉營建產業

營建產業面臨缺工、原物料價格波動的挑戰,許多公共工程的施工甚至因此延宕停擺,社會住宅八年20萬戶的目標亦大受影響。近期賴清德副總統更喊出社宅要加碼到50萬戶,挑戰可見一斑。然而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政府把握這個契機扮演領頭羊的角色,發展一整套系統性模組來推動建築導入循環經濟,可以趁勢讓台灣營建業從高耗能、高廢棄且勞力密集的製造產業,升級為高效率、高價值的營建管理產業。

一、利用跨案場的構件規格和工法,帶動工業化、低碳化的生產

透過「模組化設計」使產品易於製造、拆解再製,是循環經濟重要的第一步。台灣雖有預鑄工法、精準結構等工業化生產方式,但由於環境效益未能反映在造價上、規格不統一和業界使用經驗不足等因素,遲遲無法普及。若政府能透過設定跨案場的構件規格和工法,統一採購低碳及再生建材,將能擴大經濟規模,不但能確保建材的品質,更能大幅縮短施工期程及減少材料浪費,帶動低碳建材產業發展。

二、跳脫「汰舊換新」的製造思維,邁向長期資產管理

台灣建築缺乏整建維護計畫,往往蓋了沒多久就快速老化,拆除重建時又造成大量的廢棄物及汙染。「循環建築」的概念把建築構件分開規劃,強化結構、功能單位、內外裝模組的可拆解設計,因此可以分別依每層的生命周期制定長期修繕計畫,最大化每構件的資產價值。政府除了可活化再生既有的旅館、建築等空間,在設計新建築時,更須以長遠資產管理思維來規劃,才能讓居住正義的美意不會重蹈線性經濟覆轍。

三、用資通訊打造「數位分身」,帶動營建業數位化升級

循環經濟裡,廢棄物只是沒有身分證的資源。當資源來路不明、規格不清就容易淪為廢棄物。營建業可以結合資通訊產業為建材打造「數位分身」,善用建築資訊模型(BIM)、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記錄材料的規格和流向,以數據力來增加建築營運維管的效率,在生命週期結束後可以進入下一個資源循環,不再成為廢棄及污染的來源。

當然除了社宅,政府還能結合其他基礎建設和公共工程的採購量來帶動產業採用更低碳、高效率的做法,將危機視為轉機,政府與民間共同打造零廢棄營建業的新面貌!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原文刊載於工商時報 2023/9/18 50萬戶社宅 可望翻轉營建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