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食物設計:談實踐循環農食的四個採購策略和五項行動

當前的食物系統會導致浪費、污染和資源耗竭,同時也是造成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且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因此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發布 The big food redesign 報告,討論了民生快速消費品企業(FMCG食品零售商在推動「建立對企業、人和環境都有顯著正向影響的食物系統」時可發揮的作用,同時探討了如何與農民開展更密切的合作,以自然為中心來設計食品,以及政策和激勵措施的關鍵助推作用。

儘管有 75% 的食品和農企業已做出往自然共好的食物系統轉型的公開承諾,但其中只有少數制定了具體計畫並推動。

為什麼需要重新設計食物?

參與食物設計的重要角色:民生快速消費品企業(快消品企業)和食品零售商,所執行的策略對食物系統產生巨大影響:以歐盟和英國為例,排名前十的快速消費品企業和食品零售商正影響著全歐盟和英國 40% 的農業用地

食物系統是建立生物多樣性與應對氣候變遷的一環,快消品企業和零售商設計我們所吃下的食物及其背後所帶來的生態價值——它的外觀、味道以及對人和自然帶來的益處。因此結合循環經濟原則來重新設計食物,可以讓快速消費品企業和食品零售商有能力使自然共好的食品成為農民和企業的主流,創造對人們、農民、環境、企業都有好處的食物系統。

圖片來源:The big food redesign: Regenerating nature with the circular economy (2021);文字轉譯:循環台灣基金會

從循環農食出發,重新設計食物

目前光是四種作物—小麥、水稻、玉米和馬鈴薯,就提供了全世界 60% 的卡路里,而許多可替代且對環境及經濟影響較小的食物成分卻鮮少被使用,但一個與自然共好的食物系統需要「更多樣化的作物和牲畜組合」,並妥善結合當地自然環境,才能有效運作。

而快速消費品企業和食品零售商作為可促進食物循環設計轉型的重要角色,則可透過創造對多樣化成分的需求,從而以規模化來促進作物和牲畜組合的轉變,這意味著需要從根本上重新設計其食品組合

企業的「研發和採購團隊」需協同做出原料選擇和採購的決定,考量食品配方中需包含哪些原料、原料如何生產,以及這些原料在其所在的自然環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做出最佳的食物設計選擇。為此,食品設計師可以將循環經濟原則應用於食物設計的各個層面,從產品概念,到原料選擇與採購,再到包裝。


圖片來源:The big food redesign: Regenerating nature with the circular economy (2021);文字轉譯:循環台灣基金會

可透過「四個原料選擇與採購策略」來實踐循環農食

1. 多樣化的原料:

研究表明,除非廣泛採用多樣化氣候適應型品種,否則到 2060 年,氣候變遷可能導致全球馬鈴薯產量下降多達 1/3。在食物中使用更多樣化的原料,包含作物和牲畜種類,以及這些物種的不同品種,有助於氣候變遷調適、增加生物多樣性,也可人們提供更豐富的口味和營養成分。

    • 案例:參與 Down To Earth 計畫中的零售商購買農場生產的所有產品,並為新馬鈴薯品種支付更高的價格
圖片來源:The big food redesign: Regenerating nature with the circular economy (2021);文字轉譯:循環台灣基金會

2. 低衝擊的原料:

低衝擊的原料是指可被大規模生產、且具備商品化潛力,但環境影響更低的原料。從高環境衝擊轉作低衝擊環境的作物,能在短期內為企業帶來立竿見影的成果。

    • 案例:Regenerate 將小麥麥片更換成小麥和碗豆組合,並將新產品命名為 Climate Crunch。以豌豆取代小麥可減少 40% 的溫室氣體排放,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降低 5%,還可使區域作物產量提高 5%。因為以小麥和豌豆間作減少了田地對化肥和農藥的大量依賴
圖片來源:The big food redesign: Regenerating nature with the circular economy (2021);文字轉譯:循環台灣基金會

3. 升級利用的原料:

目前有約 28% 農業用地被用來生產從未被食用的食物,包括大量不可食用的副產物。研發並利用食物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物作為原料,不僅可避免食物副產物進入垃圾掩埋場,更可以轉換為高價值原料,亦能減輕土地壓力,實現土地、能源和投入種植的資源效益最大化。

    • 案例:Full Circle Farms 推出收購農場副產物並將其升級利用所製成的曲奇餅乾
    • 案例:Renewal Mill 將生產燕麥奶所產生的固體副產物透過升級利用製成麵粉
圖片來源:The big food redesign: Regenerating nature with the circular economy (2021);文字轉譯:循環台灣基金會

4. 以再生農業方式生產的原料:

指使用其生產方式可對自然環境產生積極影響的原料,實踐方式包含少耕、間作、使用覆蓋作物...等。

    • 案例:Silvo 與當地農業合作社合作,支持酪農向森林牧場系統轉型,推出以農場作物和牲畜所出產的牛乳和植物奶為原料的森林奶酪
圖片來源:The big food redesign: Regenerating nature with the circular economy (2021);文字轉譯:循環台灣基金會

透過重新思考食物成分及其生產方式,快消品企業和食品零售商可以提供對客戶更好、對農民更好、對環境更好的選擇。

圖片來源:The big food redesign: Regenerating nature with the circular economy (2021);文字轉譯:循環台灣基金會

快速消費品企業和食品零售商可採取「五項行動」,將與自然共好的食品推向主流

1. 制定有野心且有充分的資源支持的行動計劃,使自然共好的食品組合成為現實

企業可以引入以大量科研為基礎的具體目標,並向一些已有的承諾靠攏,如2050淨零排放及自然層面的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for Nature, SBTN),為企業的所有行動指明關鍵方向。作法包含:

    • 評估當前農場所造成的環境和經濟影響(如溫室氣體排放、生態多樣性、水資源和農場經濟等),並梳理當前的原料供應鏈
    • 進行現有產品更新或新產品研發,在產品層面上重構企業原料組合目標
    • 在人事層面,則需提供必要的職能培訓、決策標準、工具和流程
    • 建立新機制,賦能團隊設計出符合原料組合目標的食品,進而確保食物的循環設計成為常態

2. 與農民建立新的動態契作模式

實踐再生農業需根據各農場的具體情況去建立路徑,無論是透過合作社、第三方供應商或直接與個體農戶合作,都需讓農民們參與設計,使快速消費品企業和食品零售商能深入了解農場向再生農業轉型期間原料結構和產量的變化,以制定符合食物循環設計原則的長期策略。

在農民從種植單一作物轉向多作物再生農場系統的過程中,快消品企業和零售商可通過制定新的採購模式和合約條款來提供支持。例如:

    • 從單一農場採購單一原料,轉型到從一個農場系統採購多樣化原料
    • 確保再生農場在達到穩定盈利狀態之前(可能需要3到20年的時間),能透過合約建立長期的供應商關係,為願意轉型的農民提供更大的保障
    • 提供培訓等技術援助,促進並鼓勵其他農民嘗試實踐再生農業

3. 開發招牌產品,以展示食物循環設計的潛力

大規模地重新設計產品組合及更新核心產品將帶來明顯的長期經濟與環境效益,企業進行這樣的嘗試將為食物設計師創造實驗和學習空間,並透過產品理念與消費者進行溝通、測試新概念。

自然共好的招牌產品應將食物對應氣候變遷和生態多樣性所能發揮的作用提高到新的高度,並利用市場行銷和門市產品陳列,與消費者分享這些產品組合的正向影響和轉型故事。

4. 促進制定並使用農場通用的實踐標準和定義

設計好的循環農食產品,需要新的標準和定義來決定什麼是再生農業的生產方式和產品,評估產品對農場的影響,並追蹤企業目標的完成進度,因此企業在制定和應用這些標準及定義方面上,發揮著關鍵作用。制定標準和定義時,應考慮地區實際狀況,並與全球農場指標(Global Farm Metric, GFM)等措施保持一致。

透過監測所有供應農場的通用指標,並建立相關系統讓從農場採購原料的快消品企業和零售商能即時獲得農場訊息,則企業將可以透過溫室氣體排放、生物多樣性和水資源等指標,評估該產品組合的環境影響,這將為企業的目標進展提供較準確的數據。

5. 倡導與支持自然共好的食物政策系統

各國政府逐漸意識到食物系統轉型在應對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喪失方面可發揮的關鍵性作用,而企業則可以透過倡導支持循環設計和自然共好的食物系統措施,來加快相關政策的制定。政府可實施且企業可積極支持的政策包括:

    • 各種激勵政策從支持常規食物生產轉向支持再生農業生產和農民轉型
    • 通過資助研究項目,增進對於食物的循環設計在農場和企業層面的理解與應用
    • 利用貿易和國際合作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圖片來源:The big food redesign: Regenerating nature with the circular economy (2021)

特別感謝/吳筱筑(循環台灣基金會實習生)協助彙整摘譯

參考來源: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The big food redesign: Regenerating nature with the circular economy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