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堂:國內第一棟大跨距竹構室內建築

長榮大學的長榮堂為國內第一棟大跨距竹構室內建築。靠近地面的柱樑為 RC 結構,RC 環樑以上為竹構。以孟宗竹、桂竹兩種竹材組成竹構桁架,再將預製好的 24 組桁架吊裝組立成屋頂。

循環策略

材料選擇

建築物應該是建材物資的倉庫 (Building as a material bank, BAMB),本案使用竹材為屋頂的主要結構體,經過生物循環,可使建材回歸自然生態系統。

使用竹子做為建材最大的優點是生長快速,四年生的竹子即可達到結構強度的需求,而建築物的使用期則遠遠大於四年。以此角度來看,稱竹子可謂是最永續的建材,因為使用的速度甚至趕不上生長的速度。

降低建築碳排放量其中一個方法是延長建築使用週期,長榮堂的竹材皆經過農業部技術移轉的「高溫乾燥工法」,藉由降低竹材含水率的,帶走竹材內部的醣份。大幅降低竹材被蟲蛀的機率,並且延長竹構建築的使用年限至30-50年。

節能設計

  • 淺色金屬屋頂,反射太陽輻射:大面積的屋頂吸收陽光是空調負荷的主因,長榮堂選擇淺色金屬屋頂具高反射率,可提高屋頂阻擋太陽輻射的能力。
  • 厚達 12 公分的隔熱層,提高屋頂熱阻性能:竹材以上大多為輕鋼構或是防水夾板等輕薄的材料。長榮堂設計了 12 公分厚的隔熱板填充,在不增加屋頂重量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增加屋頂的熱阻性能。包括 24 片預製屋面板中間的施工接縫,也都有用同樣厚度的隔熱材填充,以防止出現熱橋效應。
  • 小太子樓創造自然通風環境:小太子樓內的空氣溫度高於靠近地面的空氣溫度,如此高處的氣壓較低,低處的氣壓較高,創造空氣自然往上流動,進而從小太子樓高窗排出,以達自然通風換氣的效果。
  • 三米深出簷遮擋陽光:3 米深的出簷環繞建築,在太陽角度高於 42 度的時候,出簷都可以完全遮擋陽光,因此每天正午前後,最熱的 5、6 個小時,陽光是無法直射到玻璃與室內的。

24 組竹構桁架為室內焦點,創造獨特的室內氛圍。建築在追求降低碳足跡的同時,應該無損於建築設計的美感與特色。只要設計者用心,淨零設計同時可以是最具有藝術性的設計。


本案例內容由大藏建築團隊提供
審稿編輯:循環台灣基金會
審稿日期:2023年10月
更新日期: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