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瀝青刨料循環再生為高強度道路

工研院開發瀝青再生劑,結合鋼碴與刨除料,製成高荷重強度抗車轍瀝青混凝土,帶來節省成本及減碳等多元效益。

臺灣每年約需要1,500萬噸的瀝青混凝土用於道路舖築,同時也會產生約1,200萬噸的廢瀝青刨除料。廢瀝青刨除料堆積無法去化是國內的大問題。

高荷重強度的道路鋪面

由工研院開發的瀝青再生劑,與瀝青刨除料與轉爐石結合,融合為高荷重強度、長壽命的「抗車轍瀝青混凝土」鋪面。一般瀝青混凝土鋪面,無法承受高載重、高車流的卡車輾壓,往往撐不到6個月便產生破損、凹陷等問題 。此技術經驗證在相同路段,鋪面已超過40個月仍保持良好狀態。

使用再生材料

瀝青刨除料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瀝青質,具有高硬度特性。轉爐石為一貫作業煉鋼廠轉爐煉鋼製程的副產品,其高抗壓的特性已被用於取代天然砂石。瀝青再生劑為生質物提煉產品,能活化老化瀝青,強化新舊瀝青與粒料結合。

逐步擴大實踐

此技術目前已有多個實踐案例,例如台塑集團廠區、農業部水保署、桃園市新屋區、經濟部園管局等。未來技術發展,朝再生粒料全取代天然砂石,落實資源循環運用。

效益

  • 驗證在高載重與多車流的道路,其壽命對比傳統工法提高3~5倍,能降低刨除料的年產生量。
  • 再生材料的替代量達80%,總工程成本較傳統工程低30%。
  • 相比於傳統道路鋪面工法,減碳效益達75%以上[1]。


[註1] 減少砂石開採、減少化石原料(瀝青)使用與延長道路壽命等優勢。

本案例內容由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審稿編輯:循環台灣基金會
審稿日期: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