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搭配光學分選技術的紡織品回收系統

沛德永續開發紡織品的光學分選設備,協助回收業及紡織業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提供穩定的再生料來源。

紡織業為世界第二大污染產業,全球服飾每年約耗用 5,300 萬噸以上的纖維,卻只有不到 1% 被回收做成紡織業的再生材料,大部份都是當垃圾燒掉或掩埋,造成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目前國內各縣市環保局也面臨舊衣堆積如山。另外,各國政府因應氣候變遷,訂定淨零排碳政策,再加上全球 100 家以上的紡織品牌響應永續循環的理念,共同簽署聯合聲明,目標設定在 2030 年全面使用 rPET,導致再生聚酯需求大增,相關業者卻苦無管道可取得大量穩定的回收料源,主要原因是缺乏高效的分選技術,以致廢紡品即使被回收也沒有辦法快速分類,沒有分類就沒有利用價值。

循環策略

  • 分類:沛德永續開發的關鍵光學技術,運用近紅外光譜及演算法的技術將廢棄紡織品進行材質分選。提供大型定點式和行動式的紡織材質智能分選設備給不同規模的舊衣回收商使用。分選後的舊衣則提供化纖廠品質穩定的回收料源,將廢棄的舊衣轉化為高價值原料,取代上游原生纖維的使用。
    • 運用近紅外光快速遙測,每套設備的分選效能達 740公噸/ 年
    • AI 智能學習演算模型,準確度高達 90%
    • 可辨識混紡材質含聚酯/棉/尼龍/壓克力/醋酸/羊毛
    • 提供從舊衣回收至化纖廠的雲端履歷,為客戶提供碳足跡計算的依據
  • 收集:沛德永續2024年將嘗試與百貨商場合作設置舊衣智能回收箱,讓消費者自行投入回收衣、檢測材質,完成後取得相對應的點數回饋,提高消費者回收意願。

效益

  • 資源循環:台灣每年約 40% 廢棄舊衣得以循環再利用
  • 經濟效益:回收商可將廢紡品經分選分類後變成可再利用的商品,創造新商機
  • 環境效益: 據紡研所估計,以再生材料取代原生材料,可節省 64% 耗能、減少 95% 用水、降低 73% 碳排;減少廢棄舊衣焚化或掩埋造成的污染

本案例內容由沛德永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審稿編輯:循環台灣基金會
審稿日期:2023年11月
更新日期: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