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於4月15日舉辦 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這場盛會涵蓋台灣、歐盟重要淨零政策,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介紹2050淨零排放路徑,歐洲經貿辦事處資深專家暨經貿組組長雍青龍詮釋歐盟綠色新政;並邀集國內各大產業的企業領袖及專家分享綠色轉型策略。
基金會黃育徵董事長擔任專題講者,聚焦分享產業透過把握淨零生活的需求端變化,運用循環經濟打造企業在淨零減碳目標下的新定位,具體提出給政府和企業的建議。
以「使用」取代「擁有」,是「淨零生活」的核心
許多消費者和製造商都已逐漸意識到,在快速汰舊換新的線性商業模式下,資源消耗量劇增,同時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黃董事長形容,淨零排放就像是一場長達30年的嘉年華會。社會大眾開始採納更少碳足跡、更循環的產品和服務;而供給端的企業則逐漸轉向提供更顧及環境永續的產品,或從傳統賣斷的商業模式轉為服務化。「以使用權取代擁有權」、「產品服務化」、「訂閱制」的 B2C 和 B2B 的商業模式已經逐漸成為「淨零生活」的核心趨勢。
產品服務化的商業模式,讓台灣各行各業的「代工製造」業者,從仰賴有形到原物料,到累積無形的使用者數據;和客戶從「一次買斷」,擴大到「一輩子夥伴」的關係。黃董事長認為,淨零生活所驅動的服務化浪潮,除了是增加企業「韌性」的好方案,也是讓台灣製造業脫離代工製造角色的大好時機!
沒有循環合作,就沒有淨零;沒有單一企業、產業、國家可以單獨達成淨零!
落實淨零排放,黃董事長分別提供給政府及企業各三項建議:
給政府:
1. 成立台歐「加速循環合作,共解氣候危機 」的合作平台:
在台灣發布「淨零排放路徑」的同時,歐盟公布了「循環經濟行動計畫」最新提案。雙方可以在
這兩大基礎上攜手合作,探討跨國界的淨零合作,一起走上「循環再生,包容社會」的軌道。
2. 政府推動「循環採購」和拉抬「全民對話」,促成產業創新:
將「產品服務化」商業模式列入基本的「採購規格」,同時,納入外部成本減少為招標準則。經
由「全民對話」,擴散深耕「淨零生活」,最終成為社會大眾生活的新日常。
3. 政府將落實淨零的目標納入國公營事業的績效考核:
國公營事業的影響力無所不在,可以成為「淨零生活、生產和生態」的領頭羊和模範生。
給企業:
1. 發展和「有形」資源消耗、碳排脫鉤的「淨零生活」:
從食衣住行育樂,提供「以使用取代擁有」的商業模式。這讓企業累積產品運作和使用狀
況資訊的「無形資源」,擺脫斷鏈風險,提升企業的「韌性」。
2. 企業掌握未來市場的「淨零需求」:
提供消費者「真正需要」 和「有益」的產品和服務;避免只是為了做出ESG、淨零的成績
而作為,反而把危害健康和環境的產品和服務做的更好。
3. 企業扎根「市場、員工和大自然」三大基礎:
在市場面,隨時掌握「淨零生活」帶來的市場需求和商機;對於企業同仁,關心、投資下
一代人才的培育和成長;在生態面,停止破壞環境和製造外部成本。
「成功的秘訣,開始就是了!」
黃董事長在最後引用了馬克吐溫的話來鼓勵台灣的企業先進,可以從投入15% 的企業資源開始!甚至是 15% 的15% 也沒關係,就從 2.25% 開始!
專題演講影片回顧
☞ https://youtu.be/wu0Cgy60q6w?t=3501
工商時報精華報導
☞https://readers.ctee.com.tw/cm/20220424/a09aa9/1181150/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