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不是專屬於產業和政府部門的課題,需要社會各界一同參與討論。4月20日循環台灣基金會陳惠琳執行長出席由多個關心環境永續的公民團體合辦的「台灣如何邁向淨零轉型」論壇,分享達成淨零排放為何不能沒有循環經濟,同時點出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應更積極納入資源效率的策略,擴大減碳效益。
從源頭減量!改變產品設計、資源循環再利用
根據全球循環度的評估報告,當前全球的碳排放量雖然受惠於排放效率的提升,使其增幅沒有那麼快速,但總體的碳排放量依然不斷增加,原因是全球對於資源的耗用量持續攀升。顯示出在線性經濟「開採-製造-使用-廢棄」的模式下成長,將會使用更多資源;而這些資源在開採、加工和使用過程都會產生碳排,造成總碳排量仍持續上升。
台灣碳排放量有57%來自工業部門。在「產業轉型」部分,對於碳排放居高不下的石化、鋼鐵、水泥、電子科技等產業鏈,根本關鍵仍在減少原物料需求,應從消費市場轉型來刺激產業升級創新。根據英國的智庫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估計,汽車業導入如輕量化設計、服務化/共享、延長生命週期、零組件再使用/再製造等循環經濟策略,可減少70%重工業排碳並節省70%支出。建築導入循環經濟策略則可減少38%的重工業排碳。
「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中,工業部門的淨零轉型策略雖然有納入循環經濟,但仍是以廢棄物資源化為主,尚未涵蓋從服務化、延長使用壽命等資源效率策略來減少產品的製造。
在對談中,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回應,當未來「碳」成為重要的市場訊號時,台灣的鋼鐵業、石化業等高排放產業可能面臨到遷廠的挑戰;留下來的廠商則必須設法回收既存的材料和產品,以避免重頭製造所產生的碳排放,同時也可能重新設計產品,使得產品更容易被回收再利用。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也呼應,增加資源效率是減碳的關鍵策略,必須從源頭設計、減量設計著手,用共享代替服務,改變消費行為。
淨零生活帶動產業創新
淨零生活從反思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開始。據統計,台灣 20-45 歲的民眾平均一人擁有75件衣服,其中約有兩成幾乎沒穿過。全台有多達160萬間以上的空屋平常幾乎沒人居住。而每天騎乘的私有機車中,約有96%的時間是處於閒置狀態。
根據 IPCC 最新發佈的報告指出,在食住行三大部門的需求端改變人們的消費和使用習慣,例如減少高碳排肉食、使用節能電器、多使用共享運具等,可以帶來 40-70% 的減碳潛力。「淨零生活是落實在每一個人每一天的消費選擇。」陳執行長說。這讓淨零排放不僅是大企業或政府的事,你我都能為減碳付出一分心力。
以淨零生活來帶動產業創新,能讓產業及早掌握未來市場趨勢,培養台灣下一代的產業,重新定義國家和產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