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於8月2日就達到,代表人類已透支今年度的地球資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於當天舉辦論壇,探討追求GDP成長的拚經濟思維,導致大量消耗地球資源,也呼籲台灣政府淘汰GDP成長率目標,思考如紐西蘭等國以整體社會福祉作為發展標的。
如何能夠提升福祉呢?陳惠琳執行長分享,透過循環經濟促進經濟再生與自足性的最大化,才能促進社會韌性與福祉。循環經濟有三大重點:
1) 從線性到循環:舉例來說,全球紡織業每年生產5,300萬公噸的纖維,使用完後目前有73%是掩埋與焚化處理,更有50萬噸的微粒纖維流入海洋中。若能以維修與再製造取代汰舊換新,將能大幅減少資源的消耗與廢棄汙染。例如阿姆斯特丹United Repair Centre 維修衣物中心,每年修復25,000件新衣服。而許多循環經濟的工作也是在地的就業機會,當許多「新住民」也就是難民湧入歐洲,他們更提供認證培訓課程教導他們修補衣服的技巧,讓他們在陌生的社會裡找到生活之計。而台灣的新光紡織更提出全循環的制服計畫,為客戶提供永續制服的全套方案。
2) 從集中走向分散:循環經濟的概念並沒有廢棄物,只有閒置的資源,若能有效的將資源整合在一起,將能發揮多重的環境與社會效益。舉例來說,之前缺蛋問題嚴重,也暴露出台灣高密度養殖業的風險。花蓮紅葉福利蛋生產合作社思考到部落有許多獨居老人,鄉下也有空閒土地,開始接手「退休蛋雞」交由紅葉部落長輩來照料養殖,產出的蛋再由合作社來銷售。除能提高食物自給率,讓老人有額外收入及生活重心,「福利老人雞蛋」也能兼顧雞隻的放養照顧。慈濟大學的消費合作社也號召師生來支持,獲得在地又健康的雞蛋來源,實為經濟、環境、人與動物福利都多贏的在地循環生產模式。
3) 由物質轉向知識與服務:許多人會問,在循環經濟下企業又該如何獲利呢?除了從單向線性的生產走向雙向甚至多向的再製造,更重要的是從物質流的交易轉向提供服務甚至知識。例如日本 Ikasa的雨傘租賃,提供民眾以方便及廉價的方式共享雨傘,以高品質取代廉價易壞的超商雨傘。但這樣的商業模式,亦取決於對使用者的了解與提供貼近需求的服務。若規畫得當,一隻雨傘能服務多人,提升效率並帶來多重收益,企業也可減少供應鏈風險與環境衝擊。
知名的經濟學者《甜甜圈經濟學》的作者 Kate Raworth 提出,過去七十多年來,經濟學一直以GDP 作為主要的進步衡量指標,用來合理化極度的所得、財富不均等問題。二十一世紀需要更遠大的目標:在地球生態的能力範圍之內,找尋對於人類而言安全且正義的空間,更需要能達成再生與分配的經濟,而循環經濟正指出一條充滿可能性之路。
相關資訊
- 拚經濟拚到地球超載 學者倡「棄成長」務實追求福祉經濟 ,環境資訊電子報,8月4日
- 論壇影片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的「棄成長思潮」系列投書:
- 超越物質成長,走向福祉經濟:治理架構該如何翻轉?林韋翰,7月26日
- 打造超越GDP議程,台灣才能落實SDGs永續發展目標,趙家緯、魏揚,6月30日
- 走出政治禁忌,躍入政策議程:國際棄成長思潮發展,魏揚,6月20日
- 從拼經濟到拚幸福,國際超越GDP的主流化,魏揚、趙家緯,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