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下旬,天下永續會舉辦會員專屬的產官閉門座談,邀請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 與 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 對談,吸引近 60 位 ESG 實務工作者參與。會中針對國際循環經濟趨勢、台灣政策修法進程與企業實踐挑戰,展開深度交流。

陳惠琳指出,目前全球已有 超過 40 個國家提出循環經濟國家級框架,歐洲雖起步較早,但亞太正快速崛起。台灣過去在回收與減塑已有亮眼成果,未來若要鞏固優勢,必須整合產業與資源,形成「國家隊」,從 Taiwan can help 進化為 Taiwan can lead。

賴瑩瑩則分享《資源循環推動法》與《廢棄物清理法》的修法進度,強調「源頭減量」與「綠色設計」是關鍵策略,並透露未來將建立設計準則,引導產業從產品設計端就減少超過八成的環境衝擊。

在座談交流中,企業代表提出回收規模不足、再生原料成本過高,以及減塑與減碳難以兼顧等挑戰,呼籲政府建立驗證制度與政策支持。

此次對話突顯一個共同結論:循環經濟不只是個別企業的努力,而是需要政策、產業、金融與社會共同協作的整合工程。 也呼應 10 月即將登場的 「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台灣將把在地經驗帶上國際舞台,推動亞太區域的共同轉型。

※ 本篇文章轉載至:天下永續會2025年度產官座談,環境部賴瑩瑩署長解析台灣循環經濟大未來(CSR@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