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架食物再利用 如何兼顧商業價值、減少浪費與食安

在全球高度關注下,聯合國巴黎氣候高峰會終於簽訂了新氣候協定,讓減緩氣候暖化的全球合作,向前邁進一步。但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稍早前,法國國會通過了一項重要立法,禁止大賣場銷毀過期下架食物,必須再利用,逼業者從源頭與庫存管理開始,減少食物浪費,也被認為是有助於間接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政策。台灣上個月剛好發生了高雄量販業者的過期下架生鮮食物,被回收處理業者轉賣給餐飲業的食安危機,以及滅頂運動的秒買秒退做法被批浪費等事件。法國政府的立法,正好給台灣處理食物浪費與業者處理下架食物問題,一個很好的啟示。

食物浪費是許多國家正極力解決的問題。根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每年有13億公噸的食物佔全球糧食總供應量高達1/3,在台灣,每年則有275萬公噸的食物,在產地到餐桌的途中被丟棄。這些浪費掉的食物,可讓26萬中低收入戶吃20年!

浪費的原因很多,從產地生產、倉儲運送、加工包裝、市場分送到消費使用,一連串的過程,因為供過於需、倉儲設備缺乏、市場淘汰機制等因素,每個環節都淘汰掉大量食物。

其中大賣場、超市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產生了不少浪費。

在台灣,大部分賣場的處理方式是交由「合格」處理業者,以飼料用途再販售。很多賣場為了避免處理業者違法再利用下架食物,會在過期肉品上淋上醬汁或雞油,但仍阻止不了不肖業者鑽漏洞。新聞爆發後,各縣市環保局急忙稽查各大賣場的處理紀錄,合格商家屈指可數。

商品滯銷下架對超市、賣場而言,不但降低營業業績,也難以避免不肖處理業者為提高獲利,以較低價格轉賣給下游餐飲業者。然而,除了消極性的政府管控措施,其實是有雙贏的方式,讓超市可以活用下架食物,民眾也不用提心吊膽是否吃下餿水肉,就是以更具商業價值、多元與環境衝擊較低的方式,處理下架食物。

比廚餘餵豬更具價值的食物再利用方式

「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ECD)」在一份農業政策與市場報告中,曾詳細說明淘汰食物的多元再利用方式。報告認為應優先考慮的處理方式,第一是「減量」,從源頭開始減少可能的食物浪費。第二是「食物再利用」,將食物透過食物銀行等方式,重新分配給需要的人。第三是加工為動物飼料,第四是廚餘加工利用,例如沼氣發電、廢油回收等。最後,無法做更高利用價值時,就可以規劃堆肥。

淘汰食物多元再利用的優先順序。

這樣層級式的運用,十分吻合循環經濟的概念,讓食物經由生物循環架構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被再利用。生質資源應該經過重複使用、堆肥、分解萃取、細菌發酵作用等方式後,能夠回歸到自然界中成為資源。如此,所有資源都會被利用到,沒有廢棄物產生。

創意的醜蔬果行銷

為了避免食物下架的浪費,賣場除了做好庫存控管,還能有什麼好點子呢?其中之一是淘汰食物的創意行銷。

法國第三大連鎖超市Intermarché推出一系列極富創意的「醜蔬果行銷」,引用知名美國電影《惡棍特工》(Inglorious Basterds)片名,打造「不光榮蔬果」(Inglorious fruits & vegetables)的品牌,幽默地吸引民眾目光。還為蔬果拍攝沙龍照,顯示它們醜又可愛的一面,再搭配30%折扣,設立專區販售。親民、流行性的行銷模式,配合果汁、湯等多元產品的選擇,讓醜蔬果一炮而紅,銷售一空!此舉不但為超市帶來更多利潤,也成功教育消費者,形貌不佳的食物,既富營養又可口。

法國超市Intermarché打造「不光榮蔬果」(Inglorious fruits & vegetables)品牌。圖片來源 :Intermarché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Instock餐廳裡,創意料理所使用的食材,都是店家每天早上到不同賣場「拯救」回來的被淘汰食材。餐廳沒有固定菜單,而是取決於今天被救回來的食材,可以變化出什麼菜色。創辦人的理念,就是想讓大眾關心食物浪費的問題,Instock廣受消費者歡迎,不但證明了下架食物的美味,也提供一個創業的好點子。 

Instock餐廳。圖片來源:amsterdo.com

法國立法禁止賣場銷毀下架食物

除了上述提到的業者自願性做法之外,法國國會不久前通過一項法案,規定占地400平方公尺以上的賣場,必須與相關非營利組織合作,把當天下架食物捐出,不能刻意弄髒丟棄。若不能吃,也必須轉做飼料或堆肥。

法國政府這項立法的用意,是要讓賣場的下架食物透過再分配,讓低收入等弱勢者享用,扭轉法國每年有700萬噸食物被丟掉,卻仍有失業或弱勢者正在挨餓的荒謬景象。同時,這項立法也被認為和聯合國巴黎氣候高峰會通過新氣候協定一樣,具有降低排碳,減緩氣候暖化的作用。推動這項法令的議員,希望接下來可以將這個做法,推廣到全歐盟,甚至成為全球響應的運動。

台灣推動情形

在台灣,近年也有一群年輕人創辦了「醜蔬果大翻身」網路平台,透過電子商務,協助小農銷售賣相不佳的農產品。另外,也有多家食物銀行與賣場、食品公司、私人機構合作募集物資,再分發給弱勢族群。但因設備不足與衛生安全問題等考量,目前只收餅乾、米、麵等乾食,生鮮蔬果或肉品類等,需要快速被食用的資源,需要更完善的配套措施,才能被運用。

下架食物的再運用,對賣場應是充滿誘因的,政府應該建立更完善的機制,協助鼓勵賣場積極地與民間組織配合,再販售或分配可以吃的食物。

台灣賣場下架食物,若能有更多高價值化的減量與食物再利用措施,不但能減少食物浪費,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也可避免廚餘、過期食物再流回市場和消費者手中的食安危機。而社會大眾也該正視食物浪費問題,改變只接受賣相佳食物的成見,支持多元的食物再運用。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同步刊登於天下雜誌循環經濟專欄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剩食也可以變黃金

暴殄糧食、食物 Food 是一種惡習!

農業發展新思維-循環農業(一) 「農業」與「土地文化」

農業Agriculture是Agri和Culture兩個字的結合;在拉丁文中,A

農業發展新思維-循環農業(二)

農業AgriCulture是Agri 和Culture 兩個字的結合;Ag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