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業,從復原大自然循環開始

「水、空氣、土壤和生態」的復育是保障農民生計、活絡農村和打造永續農業不可缺的核心價值, 是政府推動「新農業」和「循環經濟」的關鍵策略。 「一個國家摧毀它的土壤時,也將摧毀它自己。」——美國前總統羅斯福

長久以來,台灣社會面對水和空氣被汙染缺乏危機感,但殊不知更嚴重的,是土壤被侵蝕、鹽漬化、酸化和汙染。幸好近十幾年來,面對「生存環境」所遭受的破壞,台灣社會已經有較深刻的反省。

英國《衛報》最近有篇令人眼睛一亮的報導「英國農夫首次被賦予保護土壤健康的責任目標」,指出面對土壤貧瘠、土地肥力和地力持續銳減,英國將制定「健康土壤」政策,企圖在二○三○年前恢復全英國土壤的健康。聯合國數據也指出,全球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壤退化,估計只剩下六十個收穫期,之後土壤會退化到不夠養活地球上的動植物。

台灣該如何推動呢?第一要務就是建立全國性的水、空氣、土壤和生態的監測資訊網,然後訂定預計達成的目標。只有量化的政策指標,才有落實的可能。接下來,我們需要根本地檢視許多「慣行農法」的迷思與缺失,像是大量種植單一作物才有經濟效益、使用化肥與農藥才能提高產值等等的慣性思惟。我們需要重新設計一套兼顧我們的「生存環境」和「農業產能」的循環型農耕模式:

一、採天然的方法,有效管理蟲害和肥分,避免農藥及化肥破壞土壤與其中的微生物群。

二、避免過度翻土和土壤壓實,免得加速有機物的分解和流失、破壞有益土壤微生物的棲息地。

三、定期添加天然有機質來改善土壤結構,增強保水、保持養分支持微生物群的能力。

四、採作物輪作與種植多樣化的農法:每種作物都有獨特的根結構和土壤殘留物,多樣化的農法和土壤微生物可幫助控制害蟲數量、減少雜草和疾病的壓力。

五、裸土容易受風和水侵蝕。地面覆蓋植物可以保護土壤、提供生物棲息地,並提高水的利用率,也可創造有機質餵養土壤微生物。

水、空氣、土壤和生態惡化的危機已經全球化,台灣再也無法置身事外了!我們需要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復育我們的生存環境。我相信「一個國家重建它的土壤的同時,也是重建它自己的過程!」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同步刊登於今周刊專欄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農業發展新思維-循環農業(一) 「農業」與「土地文化」

農業Agriculture是Agri和Culture兩個字的結合;在拉丁文中,A

農業發展新思維-循環農業(二)

農業AgriCulture是Agri 和Culture 兩個字的結合;Agri

發展循環型新農業,三路並進

聯合國4月中旬的「世界糧食危機」報告中警告說:「新冠肺炎大流行引發的動盪,可能讓

種出資源、種出驚豔的農村文化

台灣的天然資源貧瘠,八○%以上原物料仰賴進口。我常開玩笑形容「廢棄物是台灣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