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什麼需要循環經濟?

過去半世紀來,台灣90%以上的能源、肥料、飼料、以及60%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再加工生產外銷,而製造過程的廢棄物則隨意棄置,任由環境被污染破壞,這樣刺激成長的工業化經濟模式,在資源供需與價格大幅波動之際,難以持續創造就業,並兼願環境生態。我們必須自問,究竟留下多少給下一代?

循環經濟:台灣再出發

這此問題並非單獨存在追根究柢都是線性經濟的商業模式所導致在線性經濟的架構下,原物料被開採出來後,它們被製成產品送到消費者的手裡,而在使用之後,絕大多數的產品就直接被掩埋或焚化,結束了它們極其短暫的生命週期

反罷大自然,一物結束了生命成為下一物的養分,一物的廢棄物卻是另一物的資源,不停循環而生生不息。相對於線性經濟,循環經濟正是如此概念下的思維:效法大自然資源使用,成為一個資源可回復且可再生的經濟和產業系統同時使用再生能源、拒絕使用無法再利用的有毒化舉物質,藉由重新設計材料、產品、製程及商業模式,避免廢棄物的產生,確保資源的價值在任何時刻皆能最大化,因此資源能夠循環再生、不斷地被運用

而循環經濟可以如何解決台灣的困境呢?讓我們先從避害的角度來分析:台灣地小人稠,邁向循環經濟的設計,可以直接把污染和廢棄物轉換為有價值的資源,間接復甦這塊土地的生命力,提升百姓的生活環境,同時可以根本減少對原物料的依賴度,提升原物料的經濟效益,,讓台灣在經濟發展和資源的掌握上都能享有更堅實的獨立自主性。

再從趨利的角度來看:邁向循環經濟可以讓台灣擺脫半世紀來代工的宿命,代工是線性經濟中一個高度仰賴「降低成本」為競爭力的商業模式積極把循環經濟的精神帶入我們的企業體,可以讓台灣業者翻身扮演新時代中的領導角色,站上推動循環經濟的制高點,參與循環經濟的技術研發,創新商業模式的建構和制定未來的經貿規則。

循環經濟之文化演進

另外,循環經濟的模式更隱含著多層次的文化演進,它所帶動的社會參與和發展機會,將形塑一個具高度包容性的台灣。第一,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消費文化」一不再是獨享,而是共享的生活價值:擁有權的消費價值會被使用權取代;因為如此,為了讓商品內存的能資源價值不再被任意抛棄損毀而消滅,我們需要在商品的生產過程、產品設計、服務的使用與商品的回收中,將資源能夠輕易被回復,再生的價環機制建置在價值鏈的每個環節。

第二,從製造延伸到服務的「產業文化」不再是賣斷,而是志在服務的商業價值:當消費者的使用權取代擁有權時,生產者角色也會連動改變。製造業者將需要擔負起更多的產品相關責任,負責優化天然資源的使用,以循環生產連成零廢棄,以產業共生達成零汙染。同時他們需要轉型延伸成為「服務」的提供者。服務的提供者對商品的責任將不再止於商品的出售・製造者將需要對商品在購貿其服務的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與效能、品質與能源效率,以及維護修繕與更新,終其一生負起完全的責任。

第三,從獨落其身到相互依存的「合作文化」一不再是各自獨立,而是互依賴的生存價值:為了達成零排放,零廢棄的目標,在循環經濟的精神裏,無論是有機或無機的廢棄物料資材,其實都可以轉換成可以再被利用的資源。產業共生的精神就是:一個企業的廢棄物應該成為另一個企業的資源。業者需要尋求互賴合作的機會,分享資訊、技術、能源、水、材料等,一出手接一手地來極大化資源的應用。業者需要開敢「合作文化」的一扇門,從他們所熟悉傳統獨善其身的商轉模式,重新建構一個相互依存的商轉模式。

「循環營建」:為建材辦護照、設銀行

在邁向循環經濟的道路上,營建無疑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全球的的營建業從建造到使用製造了全球30%的溫室氣體。此外建築在使用的階段,因為耗水耗電,環境衝擊更是其他階段的五倍。而來到建築的生命終點時的大量營建廢棄物,更顯示出營建業必須朝向循環經濟的思維轉型,邁向「循環營建」的新階段。

面對管建產業各階段的環境衝擊問題,現今已有各種努力,包含線建築、智慧建來、永續建築等。而「循環營建」想要進一步達成的是,如何導入以人為本的設計,能資源的循環、選用健康環保的建材,並且在面對未來的使用機能、生活模式轉換時,能保持最大的彈性,在調整、重建時而不斷保持建材的高價值而不將其摧毀。大幅導入「建材銀行BAMB」(Buildings as Material Banks)的概念,不只是"LessBad”的減碳、減廢,而是"MoreGood”,企圖在建築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都創造正向價值。這需要透過可回復設計來預防性地提升建材價值與彈性:詳細建立「建材護照」,註記材料特性、維修、拆解及重組等資訊,以最佳化管理建材生命週期:若能搭配商業模式的轉換將建材、設備購買轉為取得服務,更能最大化彈性及顧及價值鏈中利害關係人之多重利益。就以荷蘭三角洲集團的商業圍區Park2020為例:整個聞區除了一般綠建築常見的設計之外,所有建物使用了可回收建材搭配易拆除重組的設計,讓建物在使用壽命期限內,可隨時根據不同需求,或是新建材、新科技的出現,更換建材,使用壽命結束後容易拆除。

身為建商的三角洲集團和建材供應商、營造商合作,讓建材供應商保留建材所有權。建商和營造商不「採購」建材,而是付給供應商「建材使用費」,等到建物使用壽命結束拆除時,由供應商回收建材再利用,建物本身就像儲存各式各樣建材的銀行。因此對建商來說,因為不需要大量水泥、不用「買」建材,可以大幅降低建造和拆除成本,省下的資金,可以提供客戶更好的物業服務。對建材供應商來說,拆除後回收再利用,好幾次「出租」建材的方式,可以增加收入。而客戶付的租金,就拆分成建商的建案管理費、建材供應商的建材使用費和營造商的建造費。

因此,我們可以從Park2020案例發現,循環營建的創新模式完全改整了現行產業的遊鐵規則,從設計、發包、採購到施工的做法都得修正,也挑職建築師、建商、建材供應商和管造商的既有觀念和工作習慣,更牽涉到改變銀行融資給建商的商業模式和法律規定,改變了合約和產品價值的定義。此外它更證明了循環營建的模式不但可行,而且比傳統模式創造了更多新價值。

當循環經濟引領歐洲各國踏上經濟發艮與原物料消耗脫鉤的成長軌道,翻起新時代的槓桿也在台灣轉動。我們樂見新政府先將「循環經濟」納入5+2產業計劃(2)環保署亦在今年提出了「推動循環經濟-廢棄物資源化」架構,透過物質生產、消費、廢棄及再生各階段,推動物料永續循環,慶棄物資源化的計劃(3)正如有句非洲諺語所言:「如果想要走得快,或許可以一個人走。如果想要真正走得遠,一定要與夥伴一起走。」放眼二十年間將要面對的挑戰,再怎么困難,一旦把時間拉長,只要有共識,只要決心投入,齊心協力眾志自然成城,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難。我們一定可以留給下一代一個零廢棄、零排放的台灣。


參考資料

1.黄育徴(2017)循環經濟・台北:天下雑誌。

2.國家發展委員會,協調推動產業創新計畫,2018年6月20號

3.行政院院會議案,推動循環經濟-廢棄物資源化,2018年6月20號

原文刊載《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九十一期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循環營建—讓房子能像樂高一樣重組再造

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原物料被拿來蓋成房子¹,建築物的建造與使用更消耗了全球 36%

打造一棟循環建築的六種槓桿

營建業向來為資本、能源皆高度密集的產業,不但在歐盟地區佔了 40% 的能源使用量

這支拆裝螢幕只需30秒的手機,有著改變整個產業的大願景—讓你把手機「用好用滿」

有過維修手機經驗的人,多半能體會到當前各手機大廠們,對於「自行拆機」這件事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