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該如何面對動盪的未來?政治上,台灣在國際上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兩岸的關係,會出現緩慢還是顛覆式的變化?社會上,多元移民社會的台灣會爆出良性、包容性、創新的火花,還是惡性、排他性、守舊的衝突?環境上,台灣未來的「三生圈」──生活圈、生態圈和生產圈會互相排擠,還是會找到交集,成為一個同心共榮的合作體?
這些不確定性,是台灣每個企業和政策決策者,甚或個人不能迴避的挑戰;它是危機還是轉機,取決於我們的態度和智慧!
「農業」和「經濟」的發展也是一樣,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兩大引擎。它們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會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態、國家治理、社會價值、生活環境和方式,進而決定社會和國家的「韌性」與「永續性」。
幾次在不同的場合,我都聽到關切國家發展的聲音:
「2017年行政院推出『五加二』產業政策中的「加二」,不知進展如何?希望沒有被遺忘掉!」
「加二」正是「新農業」和「循環經濟」,是兩個長遠、前瞻型的國家發展願景。有鑑於國家需要有更長遠、宏觀、創新的政策規劃,行政院當時提出「新農業」和「循環經濟」,致力於提升台灣未來產業和社會的韌性和自主空間。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經濟、社會、環境和政治等影響,我們呼籲政府不但不能讓「新農業」和「循環經濟」消失,而且更要掌握機會,加碼和國際社會合作,歸零思考、重新設計前瞻的農業發展和經濟模式。世局多變,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不可能、也不應該是過去的延伸。我們有責任讓「新農業」和「循環經濟」成為下一代的新記憶、新價值和新願景!
什麼是新農業?
過去60、70年來,台灣致力於發展石化和資訊製造業,這些努力的確帶給台灣前所未有的經濟奇蹟,大幅度的提升全民的經濟生活。但是,當全民享受著相關產業所帶來豐沛的物質生活時,社會和自然環境其實正持續被破壞。空氣和水資源一直遭受污染、土壤肥力也加速惡化。
20世紀初是農業工業化的時代。1940年英國知名的農業專家 Sir Albert Howard 寫了一本書 《An Agricultural Testament》,道出他對「農業工業化」的焦慮。即使在那個年代,他已經看到農業工業化對環境的影響,也對人類提出警訊。 書中,他開宗明義指出四大危機:土地文化失衡、大地反撲中、新細菌持續繁殖、大自然土石流氾濫。而這些危機在當代也正一一被印證。
英國文豪山謬.約翰森說過,「農業不但帶給國家財富,而且是一個完完全全屬於這個國家自己的財富」。如果我們把英文的「Agriculture」分解成「Agri」和「Culture」兩部分,「Agri」是拉丁文「土地」的意思,那麼農業即等同於「土地的文化」。而這「土地的文化」,應該就是「新農業」最佳的詮釋。背後的價值和想像空間,和可能影響一個國家的深度和廣度,將是無限大。
從「土地的文化」延伸想像,農業需要脫離傳統農民等同低價勞工、農產品等同低價商品的過時思維。未來20年,我們將面臨更嚴峻的糧食安全挑戰,加上食安問題,農民不能再被視為弱勢、低價勞動力的代名詞;農產品,尤其是以人和大自然為本所產出的健康農產品,更不能是低廉的。
總之,未來「新農業」的政策決策者和實踐者,需要打破傳統耕作者的弱勢形象,放下人定勝天的傲慢,擁有向大自然學習的氣度,同時成為「土地文化」的代言者,及多元生物經濟價值的推手。「新農業」要從源頭保護和優化大自然的水、空氣、陽光、土壤和多元生態性開始,然後結合農村、農友以及加工、生技醫療等業者發展生物經濟,讓大自然的資源,經由高端的「生物精煉」技術,生產出生活所需的高價值食材、飼料、肥料、能源、精緻觀賞和生質材料,以及向大自然學習的「生物仿生」。
什麼是循環經濟?
工業革命以來,「開採(Take)-製造(Make)-使用(Use)-拋棄(Dispose)」的單向商業和營運模式,簡稱為「線性經濟」。除了加速大自然資源的耗竭以外,所帶來的環境破壞、氣候危機、地球暖化、空氣污染等,也已經成為這個地球無法負荷的危機。
新冠肺炎更加凸顯出「線性經濟」的脆弱。產業每個環節各據一方,看似低成本、高效率的線性供應鏈,在疫情中暴露出極端脆弱的一面。當災難發生時,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受創而發生「斷鏈」。原物料端可能面臨缺工、保護主義、環境因素無法供應;製造端的大規模生產一旦面臨無法進口原物料或員工染疫,便得停工無法製造;當交通中斷或封鎖,從港口到海運到陸地運輸的每個環節都可能被迫停止。消費者因為怕物資缺乏,不理性的搶購和囤積物資,任何一環節失能,整條供應鏈就只能停擺。
追根究底,「線性經濟」所造成的破壞性始源於5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迷失」:
- 開採:在原料使用上,我們認為天然資源豐富,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製造:在製造過程中,我們認為產出的污染源只要符合環保規範,無法被避免,它是經濟發展的必要之惡;
- 使用:在消費端,我們認為擁有產品,不斷的汰舊換新,是優質和文明的生活呈現,也是驅動經濟成長的動力;
- 拋棄:在拋棄端,我們認為「廢棄物」是必然的,而「去化」廢棄物,廣設焚化爐、掩埋場等是現代化鄉鎮和都市規劃的要件;
- 商業模式:我們認為「利潤/利益私有化,成本/風險公有化」是合理,也是理所當然的企業行為和價值。
由此可見,要根本杜絕「線性經濟」所造成的外在風險,提高產業和國家的韌性和永續性,需要從打破資源浪費和破壞環境的五大價值迷失開始,重新建立循環型的價值觀。換句話說,只有不斷的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依賴度,提高資源效率、落實「零外部成本」,才能發展出高韌性和永續性的「循環台灣」!
要提高資源效益和落實零外部成本的關鍵策略,就是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的將循環經濟的三大途徑──產品服務化、高價值循環和系統性合作,融合到產業和國家的發展願景和策略內:
- 產品服務化:使用者,除了消費者,百行百業所需的產品、器材和資產,都可以從「買斷擁有」改成「使用服務」的商業模式;
- 高價值循環:零廢棄、零排放、零事故和「資源化」才是常態;
- 系統性合作:輸贏的商業模式無法永續,只有多贏共好才能永續。
究竟「循環經濟」和既有的「線性經濟」有什麼不同?「線性經濟」是高度消耗資源的破壞型經濟,它的成長仰賴無止境去消耗有限、有形的天然資源。相對的,「循環經濟」則是經由再設計,讓資源能在產業系統內循環再生,是一個和天然資源脫鉤、發揮無限、無形知識價值的商業模式。
經濟和社會要能永續,不能避重就輕!
在推動「循環經濟」的道路上,企業和政策的決策者需要有面對天然資源短缺和挑戰重新設計商業模式的勇氣。未來,我們的天然資源只會繼續減少,不是「不夠用」,就是「不該用」。如煤炭、石油,即便短期內還有存量,但是因為溫室效應和氣候變遷,遲早會成為「不該用」的資源。
「線性經濟」雖視外部成本為常態,但許多業者也開始負起責任,紛紛加入推動CSR和ESG評比的行列。但是要徹底落實,只有從根本改變企業的商業和營運模式,不要讓CSR和ESG被誤解成企業避重就輕的贖罪券。台灣的企業、產業、社會和政府,是時候為這塊土地的永續一起努力,持續推動「新農業」和落實「循環經濟」了!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在天下 2020/ 10/ 1 【投書】新農業與循環經濟:「加二」不該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