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啟動循環經濟系統變革?不能沒有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是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書中著墨最多的一項修練。系統思考所關切的是系統中的動態行為,以及產生動態行為背後的結構。為什麼系統思考如此重要?當我們面對複雜問題時,總是習於將其分割成可以處理的片段來思考。

然而,若只專注在特定的片段,往往造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狀況,甚至有時還會抵消個人或群體改善問題的所有努力。

不理解系統,就無法改變系統

系統思考中常使用的「冰山理論」,能更幫助我們突破事件的淺層表象,了解事件的本質,然後能夠對症下藥,甚至辨識出優先順序,運用以支持個人或團體的學習、創新和組織轉型變革等。

為什麼是冰山呢?常人只看得到事件和規律,例如觀察到秋冬時落葉飄下。然而,到底是什麼引發了落葉呢?冰塊的密度大約是0.9,因此我們只看得到冰山表層的10%,而剩下的90%卻在水底之下。

當我們思考循環經濟這樣一個典型的系統性問題。若我們只將眼光集中在可以看見的問題,便容易追求速效的解決方式,例如清除海洋廢棄物、吸附大氣中的碳等等,但我們將發現問題仍然重複出現,因為每一個系統都是由累積已久的系統性結構堆積而成。一徑追求表面的解決,甚至容易造成惡性循環。但若我們往下處理結構性的問題,將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不轉化意識,就無法改變系統

身處複雜變動的年代,「U型理論」指出,即使我們無法「向過去的經驗」學習,但我們可以「向正在生成中的未來」學習。U字形亦即改變的路徑。面對想要改變的系統,並非急於找到解方,而是必須要先打開心胸,放下成見,往冰山底層走去,理解趨勢背後的成因,以同理心反思,並轉化系統的意識,決定改變的動機。

當集體對想要打造的願景有了共同的意識,才能在冰山中往上逐步打造新的架構原型,促成新的決策,形塑新的現象。

理解了我們與彼此、系統和自己在關係上的特性,系統變革就是一個從「我」到「我們」的旅程。

以冰山理論看線性經濟到循環經濟的系統變革

運用冰山理論拆解複雜議題:參與循環經濟探索工作坊

了解循環經濟的系統思考:《循環台灣》


運用系統圖統合利害關係人的觀點,找出行動的槓桿

由於每一個循環經濟的議題都是複雜性的系統。藉由搜集相關文獻到訪談利害關係人,將一系列已知的資訊描繪為一個「系統圖」。當系統內的每個人能在圖上看見自己的位置以及相互的關聯性,才有可能開啟深度對話,促進系統的變革。

循環台灣基金會與系統思考的專家們合作,探討幾個台灣循環經濟的關鍵議題。

2020年與Omplexity系統變革顧問公司合作,以工作坊形式訪談利害關係人,提出集結海廢治理相關政府部門觀點的「幽靈漁網系統圖」,收錄在《循環經濟—翻轉海洋廢棄物的資源循環模式》手冊中,期待促成未來有更多利害關係人如業者、漁民加入討論 (報告下載)

2021年與Open Quest開放智慧顧問公司合作,由永豐餘及台糖公司贊助,以兩場工作坊形式邀集利害關係人,由參與者共同歸納出沼氣產業面臨的挑戰,以及沼氣產業發展的9個行動槓桿,繪製為系統圖,收錄在《循環台灣 2040 台灣沼氣產業新契機》報告中(報告下載)

循環台灣基金會倡議總監董敏筑(Esther)表示,知識和資訊如果沒有經過具目的性的消化吸收,很容易就變成「線性」的 — 大量輸入也大量流出。透過系統圖的使用以及引導工作坊的設計,不同背景參與者的想法輸入可以水平(同場次跨組交流)和垂直(不同場次的產出)持續整合累積,讓改變系統的槓桿點愈來愈清楚和具體。

參考資料:

Omplexity系統變革顧問公司:https://www.omplexity.com/

Open Quest開放智慧顧問公司:https://open-quest.com/

開放智慧顧問公司的黃意鈞引導師深度分享沼氣工作坊的規劃經驗,並詳細剖析系統圖的方法學

循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