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工作坊
若您有興趣為您的同仁、供應鏈、客戶安排專場,歡迎先行參與公開場次,瞭解工作坊內容與進行方式。預約專屬場次請填寫 預約表單。
關於工作坊
淨零排放的關鍵策略:循環經濟
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約 55% 來自能源的生產和使用,45% 則和工業、農業的產品製造加工過程相關。邁向淨零,使用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之外,必須同時從資源端減少排放量。
循環經濟以「製造-使用-循環」方式使用資源,減少天然資源的開採,並更有效率地運用已經開採出來的資源,避免大量能資源的浪費,且提高使用效率,是達成淨零排放的關鍵策略。
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獨自做到淨零排放。運用資源循環以提高減排效益,企業需要與供應鏈、品牌、利害關係人共同合作,打造利於資源循環的多贏低碳未來。 (延伸閱讀:循環經濟是實踐淨零排放的重要解方)
跳脫單向演講及課程,以工作坊創造對話空間
循環經濟是既深且廣的複雜議題。當外在環境快速變動時,想要在短時間內突破慣有的思維、理解循環經濟通盤全貌不容易,跨部門、跨組織間謀求合作的溝通,更是耗時費力。如何有效率地改變組織內外夥伴的思維、啟動循環經濟的探索旅程?企業、供應鏈、與利害關係人需要大規模、有效率的對話方法。
跳脫以往單向給予知識的演講型態,循環經濟探索工作坊運用獨特的成人溝通學習方法學-Dialogmat 思考圖,將複雜且大量的資訊,化繁為簡,透過設計縝密的提問,創造跨產業、跨組織利害關係人的對話空間,以利打造循環經濟的共同思維與相同語言,進而探索資源循環的潛在機會點。 (延伸閱讀:組織如何啟動循環經濟計畫?從深度對話開始)

/ 工作坊的獨特價值 /
參與跨產業公開場,您能夠:
- 快速理解循環經濟宏觀全貌,提升系統思考的能力
- 與跨產業、跨組織參與夥伴對話,獲得多元觀點
- 透過群體學習的方法學,突破慣有的思考方式
企業舉辦專屬場次,還能夠:
- 大規模收集想法,協助決策單位瞭解組織狀態
- 促進跨部門對話,加速共識的形成,形塑組織文化
- 集結眾人智慧,探索循環經濟新契機,形成未來計畫
/ 工作坊適合對象 /
- 使用能資源的企業:永續、策略、生產、研發、設計等部門
- 促進資源循環體系建構的單位:金融財務、會計、法律等
- 研發利於循環的知識單位:法人、研究機構
- 串連集體力量對話單位:產業公協會、NGO、政府機關
/ 內容與進行方式 /
以《循環台灣》一書內容為基礎。探索工作坊將循環經濟的複雜概念拆解成多個單元內容,引導參與者藉由小組討論,漸進式的理解循環經濟思維、原則與方法,進而與參與夥伴共同探索循環經濟的潛在機會點。內容涵蓋:
- 循環經濟對淨零排放的重要性
- 循環經濟的兩大循環和三大策略
- 企業在線性經濟中的風險與成因
- 產業在循環經濟的機會點探索
探索工作坊多元運用圖像化工具-思考圖、影片、案例,由引導師啟發小組反思與發想討論。參與者比對自身的觀察、經驗、吸收新知識後,自己產出結論,並轉化為行動。
- 分組:4人成1組,可依組織需求彈性調整場次規模
- 時長:全日六小時 (不含午餐、休息時間)

/ 舉辦專屬場次 /
運用工作坊促成跨部門、跨產業利害關係人對話,適合舉辦的方式:
- 能資源使用單位:企業,全體員工及供應鏈共同參與
- 串連上中下游供應鏈的單位:公協會邀請產業共同辨識契機
- 協助資源循環體系建置的單位:金融財務機構邀請客戶、利害關係人共同舉辦
若有客製化需求,歡迎與循環台灣基金會聯繫
/ 工作坊圖像化工具 /

開發團隊由專精循環經濟&擅長互動學習模組設計的專家組成
1990年成立於法國,SPECIFIQUE是一家跨國顧問公司。以獨特的方法論 Dialogmat 思考圖 協助企業克服行銷、銷售與品牌經營上的挑戰,協助企業處理變革、轉型、組織力、流程精進與CIS的再造,累積超過500個專案,於 65+ 個國家施行,並翻譯為15+ 種語言執行,全球超過150萬人使用。主要客戶包含Nestle、Volvo、Johnson & Johnson、友達等。
循環台灣基金會 Circular Taiwan Network
2015年創立,循環台灣基金會是第一個專注推動台灣發展循環經濟的非營利組織,透過溝通、倡議、串連產官學研社媒體各界,帶動台灣產業及社會轉型。2017年出版《循環經濟》,2021年出版《循環台灣》,2019年主辦「亞太循環經濟論壇」及開始營運支持企業的「循環夥伴平台」。
合作夥伴
我們與法人組織、顧問公司共同合作,透過探索工作坊創造跨領域利害關係人的對話空間,探索循環經濟的新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