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三大原則

循環經濟三大原則

落實循環經濟的過程,沒有捷徑,但有路徑,不同類型的企業會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落實方式。循環台灣基金會綜整過往與各界溝通的經驗,整理出「企業轉型循環經濟路徑圖」,以系統化架構呈現循環經濟的重要原則,同時以三大循環原則及兩大循環作法引導企業找到在循環經濟裡的各種機會。

  • 「企業轉型循環經濟路徑圖」下載連結

以下將分別簡介三大原則:高價值循環、產品服務化與系統性合作

高價值循環強調盡可能保留或提升每一份資源的價值。首先,產品對環境的影響80%決定於設計階段。因此應藉由「循環設計」來重新思考材料選擇、產品及商業模式等層面。

除了有好的設計,產品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更可追求「資源效益極大化」,減少每單位產出所消耗的資源、以及所產生的廢棄物。依據材料與產品特性不同可分為工業循環及生物循環兩種途徑。

多數的商業模式獲利建立在「多製造、多消費」的基礎上,進而造成更多的外部性。為了賦予生產者更多落實循環設計的動機,同時讓消費者擁有更多使用彈性,我們勢必得將焦點放在「重新定義」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化 (PaaS) 是一種生產者保有產品的所有權,並提供服務給客戶的商業模式,能避免「計畫性汰舊」的發生,兼顧經濟獲利及資源循環。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跟企業,可以單獨做到資源循環或淨零排放。」品牌商必須與製造商合作,出口國必須與進口國合作。透過整合物質流、資訊流與現金流,發掘資源循環的創新機會。長期而言,這能帶動升級,由製造導向邁向服務/知識導向的價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