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茶樹為台灣油料類重要的經濟作物,曾被台灣列為的造林樹種,是一種有利於水土保持的作物,也榨油作為食用油與身體保養油。茶籽堂以苦茶油、苦茶粕萃取液為主要原料,研發各類產品,並於 2016 年起,致力復興台灣的苦茶油文化,提升台灣苦茶籽自給率,降低進口依賴。透過友善契作,建立全台三大契作產區,包含宜蘭大南澳與大同鄉、花蓮卓溪、嘉義阿里山。
由於苦茶樹栽種後,五年才能首次收成,苦茶果實一年一收的特性;茶籽堂致力研發苦茶籽的全應用,提升農業的附加價值,帶動精緻農業發展;同時引導農友朝向不用農藥、不噴除草劑、不用化肥的友善耕作方式轉型。實踐多重生物循環,減少農業廢棄物比重的目標。
循環策略 - 全利用
茶籽堂目前的「苦茶籽全應用」包含五大階段應用:首先,茶籽堂長年推動擴大苦茶樹友善契作面積,達到水土保持功能;苦茶籽成熟後,以獨家 16 道冷壓製油工序榨油,打造台灣高品質苦茶油;接著將苦茶籽榨油後的油餅,即為「苦茶粕」磨成粉後,應用於家用清潔用品,研發出茶籽堂第一項產品「碗盤洗潔液」。除了將苦茶粕磨成粉,近期更研發出純水萃取的「苦茶粕萃取液」,保存更多活性成分,更少刺激性,取得國際 COSMOS 認證,應用於茶籽堂的所有洗沐產品上。最終的廢棄物再次以肥料的形式,回歸土地,成為苦茶樹的有機肥料之一。
效益
透過「苦茶油復興之路」計畫,在宜蘭南澳地區活化廢耕土地達 10 公頃,茶籽堂全台推動苦茶樹友善契作目前已擴展至 30 公頃,目標帶動台灣苦茶籽自給率從 10% 提升至近 15%。同時,台灣自種自產,可以提升苦茶籽新鮮度,保留更多微量元素,提升營養價值,打造出台灣精緻農業的特色產品,獲得國際「2022 全球純粹風味評鑑 A.A. Taste Awards 三星獎」肯定,同時降低產品生產中的碳足跡。
本案例內容由茶籽堂提供
審稿編輯:循環台灣基金會
審稿日期:2023年10月
更新日期: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