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牡蠣殼開創嶄新的再利用途徑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提出創新解決方案,將廢棄牡蠣殼進行資源化。

臺灣每年產生約13.8萬噸廢棄牡蠣殼,主要用於飼料和育苗栽培介質,附加價值不高。而澎湖每年產生約2000噸廢棄牡蠣殼,由於缺乏有效的在地利用方式,易造成當地的環境污染。

牡蠣殼自發熱源包製作技術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利用牡蠣殼開發自發熱源包技術,研製「即食調理餐包加熱套組」。牡蠣殼自發熱源包於發熱後7-8鐘內可使外盒水溫達80-90℃,而內部調理包溫度可達50℃以上,且至少維持20分鐘。此技術能滿足小家庭、少子化和露營族對速食和便利的需求,可應用於湯品、粥品及常溫調理品等食品。

牡蠣殼修復海洋生態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利用廢棄牡蠣殼,結合珊瑚有性生殖技術,發展水下復育礁體。牡蠣殼的主要成份碳酸鈣與珊瑚骨骼相同,利用鹼激發技術增加強度,並透過仿照自然礁岩生物侵蝕效果,提供有機溝漕固定珊瑚,增加遺傳多樣性,強化海洋生態功能和韌性。

效益

  • 相比市售化學合成之發熱素材,牡蠣殼自發熱源包使用再生材料,且成本低20%,預計每年可為食品加工產業帶來至少1000萬元產值。
  • 牡蠣殼修復海洋生態案例可解決澎湖廢棄牡蠣殼問題。此種材料未來有替代水泥的潛力,達到減碳效果,並建立在地循環經濟產業,增加就業機會。

本案例內容由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提供
審稿編輯:循環台灣基金會
審稿日期: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