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織隆、同正興業與鳳梨葉纖維產銷合作聯盟合作,將廢棄鳳梨葉再製成纖紗應用的紡織品,進而提升農村產值與就業。
台灣每年生產48萬公噸的鳳梨,卻產出超過70萬公噸的鳳梨葉,是造成農民困擾的農業副產物。另一方面,紡織業大量取用來自化石基礎的原料,溫室氣體排放量高,加劇氣候變遷。鳳梨葉纖維產銷合作聯盟串連有機農場與紡織價值鏈,將鳳梨葉纖維應用於紡織品,解決了鳳梨農民的副產物處理困擾、提升鳳梨價值,也為紡織業找到低排放、低污染的材料。
優織隆、同正興業與鳳梨葉纖維產銷合作聯盟夥伴在台灣建立了第一條全程在地化的試驗生產線,開發由鳳梨葉製成的環保纖紗 (PALF) 應用的紡織品。相較於其他因經濟價值而栽種的天然纖維或棉花等,鳳梨葉纖紗沒有產生額外的碳排放與水資源浪費。
掌握對鳳梨葉纖維特性的瞭解,團隊創新研發出「環保鳳梨纖紗布料開發設計」,將成分比例、色彩、織紋等進行開發,滿足高品質與環保的需求。利用紡織行業的專業知識和台灣鳳梨產地優勢,跨業的合作,將台灣在地的農業副產物循環再生,做為紡織產業的原料、發展永續紡織與時尚產業鏈,也創造出紡織業的新藍海。同時,整株鳳梨農作物可以全株應用,將鳳梨葉纖維製作出棉紡、毛紡紗線規格,應用在圓邊機針織布,橫機毛衣針織類產品以及平織面料。
循環策略
- 生質材料/再生材料:主要材料使用來自台灣的鳳梨葉天然纖維,經由綠冠農場取纖機械的設計改良,提升取纖率與品質。藉由同正興業公司的技術和弘揚織品改善圓盤針織機的製程,解決織造問題,產出高品質鳳梨紗線。紗線成分採用天然纖維,棉花、木漿纖維、鳳梨葉纖維與亞麻皆為可以生物分解的天然材質。雖然不能滿足 100% 的純材料設計,卻也是選擇最友善的天然纖維進行衣物設計,滿足衣物穿著的需要特性。織標則採用 RPET 的回收聚酯纖維作為織標的材料。除了鳳梨葉織品外,包裝材料則採用生物可分解的材質作為材料。
- 副產品資源化:透過鳳梨葉片取纖作業產生的渣料,提高堆肥分解效率,可回到農業做為肥料使用。而發品公司將渣料應用在環保PU皮料上,做為皮革的替代材料使用。渣料也可跨產業做為工業用電木的填充料使用。
除此之外,將一件日常衣物經過設計變化與不同的穿搭風格,增加拉繩的功能設計,消費者可有更多元的個性穿著方式,讓一件衣服展現多種功能,取代過去消費者需購買多件衣服才能達成的效果。
效益
- 提高鳳梨產值:透過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再製,提高鳳梨農民的經濟狀況。
- 增加農村就業機會:農業廢棄物回收的時間點於產季過後,勞動力可以持續保留至農村,避免農民淡旺季區別過大,收入不穩定,也同時可以鼓勵青年農民回鄉服務。
- 開發屬於台灣的天然纖維:台灣紡織業主要以石化產業的下游產物為主要原料來源製成人造纖維,而天然纖維幾乎也從國外進口。運用在地的鳳梨葉纖紗,可取代來自進口人纖原料或天然纖維。
- 減少對環境影響:鳳梨葉過去屬於農業廢棄物,通常經過焚燒處理,導致空氣污染與增加碳排放,藉由回收再製,便可不需焚燒鳳梨葉。與棉花,亞麻類其他紡織用經濟作物比較,鳳梨葉纖維是鳳梨作物的副產物,無額外增加碳排放;同時與棉花相比可以降低97%的水資源浪費。
本案例內容由優織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同正興業有限公司提供
審稿編輯:循環台灣基金會
審稿日期:2023年11月
更新日期: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