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法國,你的腦海中首先浮現什麼印象呢?是紫醉金迷的巴黎饕宴 ? 是普羅旺斯的山居歲月 ? 還是盧貝松鏡頭下的馬賽街頭呢?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個打破你印象的法國,一則殘破的煤礦小鎮轉型為永續發展典範的啟示。
洛桑戈埃勒(Loos-en-Gohelle)是位在法國北部加萊海峽省(Pas-de-Calais)一個人口不到7000人的小鎮。任何人來到此地,都會發現不遠處幾座黝黑的山丘映入眼簾,它們是「Terril」, 或稱作「Crassier」,意即「煤渣堆起來的山丘」。在洛桑戈埃勒最高的一座煤渣山有186公尺高,名列全歐洲最高的煤渣山,比台北市的象山還高一些呢!
加萊海峽省鮮少出現在台灣的新聞報導中,只有前幾年因為敘利亞難民危機,該省沿海的敦克爾克港(Dunkerque)聚集了大量想偷渡到英國的難民,才短暫出現。這個地區給人的印象一直是有些灰暗的,令人想要逃離的:平均失業率約13%,將近20%的居民所得低於貧窮線,這個省所在的北部―加萊海峽大區(附註)在2012年名列全法國生活水準中位數最低的地區。
當黑金煤礦變成歷史負擔
但事實上,許多人可能不清楚的是,這個地區擁有西北歐面積最大的煤礦層 (Bassin Minier),120公里長、12公里寬、1.2公里深,大小約等同於一個新竹縣。該地自1720年首次發現煤礦資源以來,總計留下600個煤礦坑、10萬公里的坑道,累計開採20億噸的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曾經有多達22萬人在礦區工作。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12年將這片礦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理由是,「這片礦區見證了19世紀中期至1960年代的勞動者所追求的一種城市發展模式,並且體現了歐洲工業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
二戰結束後的30年間(1945-75),被稱為法國的黃金三十年(Les Trente Glorieuses),因為法國經濟在這段期間快速成長,國民所得大幅上升,許多農村人口遷移到都市。
然而在 1963年,北部─加萊海峽大區的礦工們卻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罷工行動,因為這些曾經被視為法國戰後「第一工人」(premier ouvrier)的礦工們,感到自己逐漸被這樣發達的經濟體給拋棄了。隨著資源逐漸耗竭,以及長年開採導致的環境污染、危險的工作環境、相對低落的工資,在在令人感到礦業的前途岌岌可危。1973年爆發石油危機之後,整個地區的就業人口比全盛時期少了一半,還繼續減少中。
隨著礦場一一關閉,直到1990年最後一座礦場歇業,為270年的輝煌歷史劃下休止符,仰賴著此一產業而起的經濟與生活模式也就此分崩離析,留下的只是嚴重污染的環境、尊嚴盡失的居民和殘破不堪的廠房,黑金歲月從此成了當地人最不想面對的過去。
然而,在這片愁雲慘霧之中,洛桑戈埃勒卻找到了獨特的轉型之道,逐漸換上了永續翠綠的形象,還因此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1)在巴黎召開期間,被選定為唯一不在巴黎市內的官方參訪點,成為法國媒體的焦點。
洛桑戈埃勒究竟做了什麼呢?
公民團結之力―是我們打造城市,不是城市打造我們
把時間拉回1820年,當時洛桑戈埃勒的居民只有900人左右,主要仰賴農業維生,到了1966年,居民數達到8000人的高峰,其中5000人是礦工。光是在洛桑戈埃勒就有9座礦井,挖出來的煤渣經年累月地堆成了8座小山,也從此改變了小鎮地景,成為無法抹滅的地方象徵。
以礦業維生的城鎮意謂著,有關城市生活的一切都圍繞著礦廠而起。由於開採煤礦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許多礦工來自當時還在鐵幕之後的東歐地區,尤其是波蘭。為了方便管理工人,煤礦公司在礦廠旁興建了許多集合式住宅區,每個社區有自己的教堂、學校和其他各種生活機能,形成獨特的社區規劃與建築風格。
煤礦小鎮尤如一座不夜城,日日夜夜,礦工們輪班深入地底挖煤。團體活動是礦坑裡的常態,你挖煤、我搬礦,在深不見五指的地底下,沒有人可以獨自作業。這樣集合式的生活與工作型態,對當地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人們長期以來便有集結成社、一同打造社區環境的習慣。即便直到日後礦業沒落了,公民團結的力量也未曾消減,反而成了城市再造重生的動力。
1986年,洛桑戈埃勒最後一座煤礦坑Base 11/19關閉,當時整片礦區內的其他城鎮都試圖移走醜陋的煤渣山,想要抹平那段暗黑歷史時,洛桑戈埃勒的居民們卻決定正視自己的過去,以發揚文化遺產作為城市轉型的第一步。礦坑關閉前兩年,他們就開始在煤渣山上舉辦了第一屆Gohelliades文化節,並且在此後的三十多年間持續舉辦。
這個活動讓洛桑戈埃勒的居民們得以從難堪的記憶中,重新找回地方認同的驕傲。市政府更在Base 11/19關閉那年的文化節中,邀集過去的礦工和老農民攜手演出一場聲光秀《大地之上、大地之下》(Terre d’en Haut, Terre d’en Bas),象徵這些居民就是這座城市的主演者,而城市的未來就掌握在居民們的手裡。
1990年,趁著土地利用規畫(Plan d’Occupation des Sols, POS)修改之際,市政府採取參與式規畫,廣邀居民們共同為城鎮的未來,擬定永續發展的方向。長期以來,受到礦業活動污染的水資源和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當然是居民們最深切感受到的問題,因此諸如收集雨水以減少耗用、地表逕流污水處理、建立綠色生活帶(加強人行道與自行車道鋪設、推廣綠色運輸)等改善生活品質的實驗性計畫就此展開。
除此之外,過去興建的礦工住宅,到了20世紀末已顯得不合時宜,所以市政府也積極推動老屋節能改裝,新建低耗能社會住宅,一方面大大節省了能源帳單,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家戶的生活品質。而這些計畫成功的重要關鍵在於:它們多是透過公民團體來一同推動。
到了2000年,市政團隊進一步提出「50-50」原則,要求任何由居民提出的社區改善方案,都必須由市府與社區居民各負擔一半責任,讓打造宜居城市真正變成了全民任務。今天,洛桑戈埃勒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已經躍升到北部―加萊海峽大區之首。2001年以後,透過歷史空間再造,該市更成功地讓印象中陰沉黑暗的老礦廠La Base 11/19搖身一變,成為法國北部重要的永續發展資料中心(Centre Ressource du Développement Durable)。
2014年,洛桑戈埃勒的成果終獲法國環境能源管理局(ADEME) 肯定,被指定為永續城鎮轉型示範點。事實上,洛桑戈埃勒的努力不僅止於如此,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之餘,也得想辦法為死寂的經濟中,開創新生的活路… 。
(未完待續)
附註:隨著2014年全國行政區重劃之後,該大區已併入新創設的上法蘭西大區(Hauts-de-France)而不復存在。「大區」是法國最高的行政分區層級,目前全法國有18個大區,為法國地方發展的重要行政單位。
作者:林詠心(循環台灣基金會特約作者)
核稿編輯:循環台灣基金會
本文同步刊登於天下雜誌循環經濟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