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每年有1兆元以上的公共採購預算,除了是台灣重要的內需市場,也能夠成為重要的政策工具,引導產業往前瞻的方向前進。循環經濟不僅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政策,也是全球市場的未來趨勢。不論是為了促進產業轉型或是維護生態永續,公共採購都應該在其中扮演積極的角色,提供循環經濟生態系形成階段所需要的市場動力。
上一篇文章解釋了什麼是「循環採購」,本篇文章將會介紹其他國家的實際作法,看看他們如何運用公共採購的力量,一步步朝著循環經濟邁進。
歐盟:綠色採購標準納入循環經濟原則
為了推動產業的綠色轉型,歐盟將公共採購視為重要關鍵,設置了綠色採購制度,制定了一套綠色產品的標準,要求政府優先採購。
但是歐盟後來發現,單純採購全新的綠色產品,效果有限。如果能將將循環經濟原則融入綠色公共採購(Green Public Procurement,GPP),更能夠進一步達成綠色採購的目的,可以運用政府採購力量,對永續的消費與生產做出重大貢獻。因此歐盟在最新的綠色採購標準(EU GPP Criteria)中,大幅增加了強調循環經濟的面向。
例如在2017年,歐盟更新了傢俱類別的綠色採購標準,比起2008年版的最大不同,是將延長生命週期列為首要考量因素。過去的採購標準只規範了購買「新」傢俱的標準,新版本則轉為思考採購者如何加強維修服務要求,促使產業加強維修、翻新的服務,進而有效地減少大量廢棄物對環境衝擊。
荷蘭:用「綠色協議」(Green Deal)組成盟友
2013年,荷蘭政府為了推動循環經濟轉型,促進公私立機構合作,採用「綠色協議」(Green Deal )方式,建立了一個互相學習與合作的網絡,參與單位包含許多中央與地方單位及企業。
每個參與單位以2個實驗計畫為目標,在三年期間共完成80件實驗計畫,超過1億歐元的預算以符合循環原則的方式進行採購。也歸結出採取循環採購的三點好處:
- 策略面:機關與企業面對未來將更有韌性,也會因為永續思維而對組織聲譽有正面影響。
- 財務面:整體擁有成本下降,價格波動受到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較小,廢棄物處置成本也降低。
- 社會面:積極鼓勵創新並增加工作機會。
中央政府因此訂下了更有野心的目標:期望在2020年前,循環採購在公共採購中的佔比達10%。也促成循環採購綠色協議2.0的誕生,吸引超過50個公私立單位參與。
對政府而言,能從不同層次切入執行:採購品質更好的產品、開發更符合循環原則的產品、用不同商業模式達成需求,到促成整個生態系統發展的投資,其影響的層面也會有所差異。
執行循環採購的四個層次:
荷蘭國防部軍服採購規定要含有再生纖維
以採購商品的循環度設立標準,荷蘭國防部的循環採購提供一個很好的案例。他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紡織品的高消耗者,所以決定從制服下手。
一方面,他們僱用一群在就業市場較弱勢的群體,手工篩選制服,以便更好的維持制服的價值:高品質的將再被使用、其餘的回收處理。相較於以往被淘汰的制服直接送入焚化爐,現在回收的制服被製成高品質的二次纖維,販售給紡織廠商。
對於新採購的紡織品,他們也設定了使用再生原料的最低比例,在四年的合約期間,廠商有義務將比例不斷增高。目前品項設定為浴巾、毛巾、工作服,需含有14%-36%不等的再生料,四年下來共約有53000件工作服及10萬條毛巾、1萬條浴巾將含有一定比例的再生纖維。
「誰知道,也許五年內,我們回收的制服會循環回我們的新制服上 ,荷蘭國防部採購經理朗格蘭德(John Langeland)表示,這個計畫不但促使產業朝向提高產品再生纖維比例的方向研發,為了改變丟棄制服的焚化命運,手工篩選的勞務合約也展現其社會效益。
嘉義市:不是採購「路燈」,是向廠商採購「照明服務」
嘉義市在2017年分兩階段將路燈全面換新為LED節能燈具。特別的是,市府向廠商購買的是10年的照明服務!創新的採購模式,由廠商全權負責燈具維護,民眾享受最好的服務,但市府相關的人事負擔卻下降。
過去採購保固5年的燈具,市府不但要自行安裝、保養、維修、巡察,5年後沒有保固的路燈開始陸續損壞的狀況下,必須再進行採購招標,將路燈全部換新。
對於使用者不但是財務上的節省,廠商在10年期間得依LED燈具的實際狀況進行更換,比起過去5年就換新,除了減少了物質沒能完全利用的浪費,更促使廠商生產更耐久、更容易更換且高效能的好產品。
芬蘭:建立產業生態系統
芬蘭城市瓦薩(Vaasa)的沼氣動力公共運輸計畫,是運用公共採購促進整個生態系統發展的好案例。
首先,為了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瓦薩市政府將採用一批由當地廢棄物產生的沼氣為動力的公車。為了降低運輸服務承包業者的風險,市政府將這個公共運輸計畫的標案分成兩個部份:(一)運輸服務業者招標;(二)沼氣動力公共汽車12輛的購買。而業者必須承諾接下來五年的沼氣動力公車運行。
另一方面,市政府與當地沼氣發電業者Stormossen簽訂建構沼氣加氣網絡的合約,不但促使公共運輸使用當地廢棄物產生的沼氣為動力來源,更藉由加氣網絡的建立,將沼氣發電拓展到大眾市場。
用採購的力量投資未來
推動循環經濟的第一步,就是重新看見需求的本質為何,並採用更創新的方法解決。例如,運輸燃料可以來自我們自己產生的廢棄物、新衣服可以來自淘汰舊衣的纖維製成。只要多一些投資,支持循環經濟的產品、服務或工程,我們便能確保未來的生活更永續一點。
政府每年例行的公共採購,正是可以「帶風向」的絕佳市場工具,不僅僅能帶動產業轉型、創造就業機會、減少環境衝擊,也能夠為政府省下大筆預算。
荷蘭中央政府針對辦公傢俱在循環經濟中的潛在機會,請顧問公司Turntoo做了潛力報告,發現2020年前每年會減少5000個工作桌組,運用再利用、翻新等手段,不但節省廢棄物處理的成本,既有傢俱重新利用,每年預計可以省下800到1000萬歐元。
台灣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已經將循環經濟視為國家的關鍵政策。但是循環經濟的落實,需要產官學研的跨界合作。眾多案例都告訴我們,只要政府公共採購能夠採納循環經濟的創新設計與商業模式,就能夠吸引具有遠見的企業家,導入研發能量,一起來克服各種技術問題,成為政府對於未來的最佳投資。
本文同步刊登於天下雜誌循環經濟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