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2020/3/30

改變單打獨鬥、獨善其身的心態,創造共生共好的合作文化

商業是引領社會變革的關鍵動力,而當下企業營運思維已從線性方向逐漸轉為循環的概念。企業如何因應多變的全球局勢與風險,突破性的轉型將是未來10年最大的挑戰。

基金會陳惠琳執行長受 CSRone 之邀,於第六屆台灣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以「下一個關鍵十年的永續商業循環模式」為題,分享企業如何運用循環經濟企業轉型路徑圖三大策略:產品服務化、高價值循環、系統合作,掌握永續新契機。

下一個關鍵十年,如何發展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

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為什麼未來十年非常關鍵?我想先用兩個關鍵字來說明:氣候、資源。

「氣候」根據 IPCC 的報告,若改變不夠迅速,我們最快在 2030 將會面臨 1.5 度的升溫,而世界經濟論壇的風險報告,已經連續四年把極端氣候跟自然災害,列為全球最嚴重的風險。「資源」根據 IPCC 的報告,由於人口增加,歐盟也預測 2030 時全球的資源需求會是 2010 年的雙倍。這些風險不僅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對企業經營也添增許多不確定性。反之,及早準備轉型的企業,卻能化危機為轉機,在高度變化的未來保持領先。 

事實上,這兩個風險更相輔相成。根據英國 Ellen MacArthur 基金會的報告,45%溫室氣體排放與產品的製造有關。換言之,在線性經濟下,鼓勵生產與販售更多的產品來刺激消費,會消耗更多的資源,同時也產生更多的溫室氣體及廢棄物。因此國際大廠紛紛響應,提出循環經濟目標,企圖跳出這個結構性的困境。

對於台灣這樣仰賴資源的國家,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更是重要。企業必須要認真評估這些風險對於公司永續經營的影響,並發展出嶄新的商業模式,使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大價值,並利用商業模式掌握資源成為能夠持續循環的資產,進而促進低碳、零廢棄的願景。

為了協助企業掌握這樣的新契機,循環台灣基金會推出了一份「循環經濟企業轉型路徑圖」(https://www.circular-taiwan.org/ceintro),從 WHY、WHAT、HOW 三個層次來協助企業思考轉型,其中的三大策略也恰好回應了下面的兩個問題。

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的最大利基與挑戰為何?

現在坊間有很多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的論述,包含 Accentrue 提出的5種商業模式,歐盟7種商業模式等等。但這些僅是歸類方式不同,其實還是遵守幾個共同策略原則運作。只要了解策略便不需要拘泥於文字。

策略一 | 高價值循環:充分發揮資源與產品價值,實現零廢棄

這個策略對於製造業來說尤其重要。企業耗費能資源,將原物料層層加值組裝製造為產品。可惜消費者使用後拋棄,所有價值歸零甚至變成負向,即使回收,價值也多半很低。以手機來說,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統計,回收只能萃取出一百元台幣的價值,與新品價值差異極大。

但若能透過再使用、維修、翻新、再製造等「高價值循環」策略繼續提供服務,最後才回收,不僅降低原物料風險,也使環境衝擊影響最小化。尤其是再製造,能提供與新品同等性能相同卻成本較低的產品,能擴大市場佔有率。在《從台灣製造到台灣再製造》報告中提到,工具機、半導體設備、馬達、醫療器材產業都極有潛力。農林漁牧業也可以以高價值方式,重新規劃產業,從藥品、生質材料、化學品、堆肥、能源方式思考所有產出的副產品,妥善利用成為新的利基。但是否能將產品與資源的價值發揮最大的效益,考驗廠商從源頭「循環設計」的能力,及對逆向物流的掌控。

策略二 | 產品服務化:從代工與低價競爭,轉型為高品質的服務模式

在傳統販售商品的商業模式當中,業者只能「賣越多,賺越多」,但也意味著消耗更多的資源,產生更多的廢棄物。甚至透過計劃性汰舊來刺激更多消費。看起來似乎是個跳不出去的惡性循環。

但若廠商深入思考客戶真正的需求,「是燈泡,還是充足的光線?是洗碗機,還是乾淨的碗盤?」就會發現客戶需要的並不是擁有產品,而是其所達成的效益。因此「產品服務化」的商業模式,賺取的不再是製造成本與販售價格的價差,而是高品質又具有彈性的服務。為了減少維修成本,誘使廠商生產更耐久易修的產品,創造更多環境與社會效益。從「產品」到「服務」不是一條容易的路,除了考驗廠商是否能追蹤產品流向、收集客戶數據並找出客戶真正需求的能力,金融財務的支持更是關鍵。長遠之下,廠商與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擺脫傳統代工與成本抑制的困境,真正做到產業升級與轉型。

跨產業合作的重要性與挑戰為何?

從「線性」轉向循環的過程,產品的生命週期任何一環斷鏈了,循環就無法達成。尤其台灣有許多中小企業,我常開玩笑,很少有企業能獨自把循環經濟「做好做滿」,因此我們路徑圖的第三個策略,便是探討合作的重要性。

策略三 | 系統合作:從單打獨鬥到共生共好的文化變革

循環經濟裡的系統合作可以分為幾個面向來探討。

產業共生:以鄰近的工業區來說,生產過程產生的副產品、能源、水,甚至閒置的設備、物流系統,即使對該公司來說是無用的,但很可能是別間公司的資源,透過「產業共生」的方式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的機會,讓企業可以快速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並把原本上下游串連的供應鏈,延伸成跨產業合作的「供應網」。台灣許多工業區以已有類似活動,但若能妥善規劃並結合科技平台,效益更能擴大。

循環合作:台灣許多產業面臨國外廠商激烈的價格競爭。但何不妨利用台灣兼具廣度與深度的供應鏈優勢,設計研發的能量,結合厚實的回收再生技術與管理能力,提供整套整套含「產品+服務+回收的商業模式解決方案」,他國無須擔心廢棄物問題,我國可擁有資源循環使用。如光電、紡織、塑膠、電子產業,到近期沸沸揚揚的海洋廢棄物議題,都有很有機會組織這樣的「TEAM TAIWAN」!循環台灣基金會去年籌組的「循環夥伴平台」正是希望推動這樣的概念。

即使跨產業的模式、文化甚至溝通語彙都不同,但若能改變單打獨鬥、獨善其身的心態,創造共生共好的合作文化,相信我們能攜手合作,創造循環經濟的無限可能。

  • 本文僅擷取部分內容,全文刊登於 CSRone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別急著回收!循環經濟讓資源更有價值的四種方式

「手機過時了,我們還可以轉讓給小孩或鄰居,但是用來製造半導體的機臺設備呢?」迄今

「不循環」的外部和機會成本

最近跟民間企業討論政府的產業政策時,有些業者已經體會到循環經濟,是確保企業永續發

轉型循環經濟,別無選擇

多位台灣業者、學者和研究單位一起參加在橫濱舉行,由芬蘭知名智庫及日本環境省共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