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〇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暴露出線性經濟的脆弱和破壞性。當災難發生時,全球供應鏈的任一個環節都可能受創而使得整條供應鏈有斷鏈的風險。全球經濟和運輸活動的停擺,也讓二〇二〇年全球工業溫室氣體的預估排放量比前一年降低約八%(二.六億噸二氧化碳),這將是二戰之後最大的年度跌幅,顯示出人類活動確實是高碳排的成因,以及氣候變遷的巨大挑戰——即便全球活動停擺,距離將地球升溫控制在二℃內還有一大段差距。
台灣政府為降低疫情對企業營運和人民就業的衝擊,緊急祭出了上兆元的振興紓困預算。「振興」是政府為提振經濟常用的短期財務措施。「綠色振興(Green Stimulus)」是除了引導市場需求增加外,還能創造有助於環境、減碳目標的效益。
然而透過振興措施,如果只是讓經濟規模回復到既有的水準,企業仍舊要面臨像是斷鏈、極端氣候等長期風險。面對疫情的衝擊,許多國家都在思考如何重建更能因應多重風險的韌性經濟,減少對進口資源的依賴性。
對能資源大量仰賴進口、環境污染嚴重的台灣來說,綠色振興的規劃更是重要,能夠引導台灣從現有脆弱、退化、破壞性的線性經濟模式,轉向發展具韌性、再生、恢復性的循環經濟模式——發展出資源可再生、循環運用的產業系統;優先考量資源的在地循環,形成分散型具韌性的能資源網絡,同時創造優質工作機會,邁向零廢棄、零排放的永續成長。
另一方面,疫情後全球供需端結構預計將有所改變,供應鏈將重新布局,是台灣供應鏈重新啟動的重要機會。振興資源不應僅被視為短期挽救經濟的花費,而是對未來二十年台灣產業發展的投資。
政府如何有效地透過「綠色振興」促進台灣循環經濟的發展呢?
- 推動城鄉在地能資源基礎建設,提升自給率及韌性
台灣90%以上的能源、肥料、飼料,以及60%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邁向韌性社會,應著重打造民生關鍵物質的循環運用,特別像是水、能源和農食資源等使用量大又容易規劃在地循環的種類。作法包含
- 永續能源系統:發展在地、分散式的再生能源網絡,提升效率並增加城鄉韌性。
- 潔淨交通:搭配分散式能源網絡的交通系統和運具。
- 水循環系統: 打造分散式集水、供水、再生用水之基礎建設。
- 生物經濟: 打造以生物質為基礎之多元高值利用產業,推動生物精煉產業。
(《循環採購前期研究》報告)
短期作法:擴大再生料的採購
政府透過公共工程採購能直接創造再生料需求,而透過原料稅減免等誘因能間接地提升再生料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使物料回收處理後能再回到產業裡使用,真正達到循環。
長期作法:以產品服務化採購取代資本採購
政府每年超過一兆元的採購預算若能優先考量服務化,將能打開市場需求,鼓勵更多企業投入。服務化商業模式能帶動產業創新,以更少的資源提供更好、更低環境衝擊的服務。
以推動循環經濟為目的的公共採購可創造經濟誘因,鼓勵企業落實生產者責任,同時推動使用權的社會文化。
3. 以綠色金融及法規配套協助產業轉型
推動循環經濟,短期需要以經濟誘因鼓勵企業投入;長期則需以強制性法治規範來引導企業升級,例如推動碳定價等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措施。在系統性思考下,並重經濟誘因與法制的拉力和推力,才能真正創造出循環經濟的市場需求。
國際循環經濟趨勢包含歐盟推出的「歐洲綠色政綱」和「永續經濟活動分類系統」,呈現出經濟活動的永續標準逐漸在建立中。有了評估的標準,振興資源就應更謹慎考量補助產業的永續性。除了直接投資綠色產業外,同時設定附加條件,促使特定產業轉型,例如紓困交通運輸業應附加減碳、使用潔淨能源目標等條件;對於餐飲業附加減少一次性包裝容器目標等條件。
其實綠色振興並不是新的概念,然而在此次疫情中得到大量關注,正是因為疫情為各國政府在制定綠色政策上創造了不可錯過的機會。例如觸底的能源價格,讓削減化石燃料補貼和徵收碳稅變得較容易,由此而來的稅收,在未來十年可以幫助政府填補財政缺口。歐盟、德國、韓國和中國的綠色振興措施不僅決定這些國家的發展方向,也將從全球金融和貿易角度大力拉動市場的脈動。
正如「危」「機」二字的意涵,疫情考驗著各國政府是否有智慧將危機化為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