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終為始,推動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

台灣2050淨零排放的實踐是艱鉅且長期性的任務,需要政府、產業、社會有一致的決心,大幅改變我們使用資源的方式。台灣作為國際重要供應鏈的⾓⾊,⼈均碳排居⾼不下。若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無論是產業運作模式⺠眾⽣活⽅式都需要⼤幅的改變。

為了達到淨零目標,需要務實地先評估台灣2050年的排放量,再演算出台灣達到淨零需要減少的排放量;積極擬定更明確的策略,消弭現行規劃下和淨零目標排放量的差距 (emission gap)。

2018 年台灣總排放量約 2.96 億公噸,初估約 2 億公噸和國內消費或活動相關,0.96 億公噸和外銷出口相關。從減碳效益來看,若維持在既有線性經濟模式下的減碳策略(business as usual),僅能有微幅減碳;要創造大幅減碳,必須重新想像 2050 年的生活情境,再據之回推規劃淨零路徑。

國內的減排策略需要先對2050 生活、生產等層面的願景做設想,再回推階段性目標。而來自外銷出口產品的減排,則需要和國際品牌對話,以淨零為目標,重新設計和排放脫鉤的經貿合作模式。
台灣 2050 淨零示意圖。圖片來源:循環台灣基金會

國內排放減量策略:以 2050 願景回推路徑

影響 2050 排放量的因素包含民生需求端(涵蓋食衣住行育樂等),和其帶動的供給端活動(產業和能源、水等公共基礎建設)。

圖片來源:循環台灣基金會

關鍵議題包含

  • 民生需求端的推估:

台灣總人口數量將持續減少,在老年化、都市化、數位化等明確趨勢的影響下,如何推估出2050年的社會和經濟活動,民生消費在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的排放量?

  • 供給端活動的推估:

1 ) 需求端的趨勢會如何帶動台灣產業的型態變化?製造型、服務型、知識型產業在產值和就業人口的占比變化? 

2 ) 外銷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出口量變化?

3 ) 全⾯提升資源循環和能源效率的情境為何? 可創造多少減碳潛⼒?

  • 需求端、供給端和公共基礎建設之間的關聯性和連動性:

⺠⽣需求端的改變將拉動產業供給端的改變。⽽⼆者的低碳轉型皆須有公共基礎建設的⽀持。例如當⺠眾採⽤服務化來滿⾜運輸需求時,將鼓勵廠商使⽤模組化設計,和導入數位化管理。隨著老年化社會和電氣化發展,台灣運輸模式的設計和住宅型態的規劃(運輸和住商部門)將有所變化。⽔、能源、運輸和資訊網絡等公共基礎建設,必須能夠有系統性的規劃來⽀持供需端的演進變化。

規劃減碳策略的三⼤齒輪。圖片來源:循環台灣基金會

台灣淨零策略必須從民生需求端策畫改變,才能創造巨幅的減碳效益。

追根究柢,溫室氣體的排放源自滿足我們日常生活需求所使用的服務或產品。邁向淨零,需要每一個人從生活型態的選擇改變起,避免浪費、支持更低碳的生活方式。然後積極主動地督促、鼓勵民間業者和公部門的決策者,讓低碳生活型態能有效帶動產業活動和政策規劃的改變,創造更多減碳機會。

IPCC 近期研究指出,從需求端的行為改變能創造 40 ~ 70%不等的減碳貢獻。

為大幅提升資源使用效率,需要重新設計滿足需求的方式(Redesign)。而重新設計前,需要先重新釐清需求的本質(Redefine)。社會需要對 2050 淨零目標有共識,以利推動全民的低碳生活

  • 食:永續的飲食習慣(避免浪費、多在地蔬果)
  • 衣:永續的消費(拒絕快時尚,購買低碳廠家的商品等)
  • 住:低碳住房(改善隔熱、通風、採光)
  • 行:運輸(公共交通,腳踏車通勤)
需求端解方為全球各部門帶來的減碳效益

外銷排放減量策略:和國際貿易重要進口國研商合作,實踐國際產業供應鏈的淨零排放

全球貿易下供應鏈高度分工,僅靠單一國家或是企業難以做到淨零。聯合國資料顯示中國、印度等產品製造國的境內排放承擔了外銷出口產品的排放量,而歐美等進口國的排放量則是低於實際消費活動的排放。

中國、印度之產品製造國的境內排放量(實線)超過國內消費的排放(虛線)。而美國、歐盟之進口國的境內排放量(實線)則低於實際消費活動的排放(虛線)。圖片來源:UNEP, Emissions Gap Report, 2019

然而既有經貿對話仍以產品買賣為核心,使全球供應鏈以低價競爭。線性供應鏈模式下,促使出口國必須大量製造、販售;進口國則大量消費和拋棄,最後出口國和進口國的碳排及廢棄物汙染皆增加,形成雙輸局面。全球面臨環境問題,經貿和環境形成兩端平行的對話,彼此目標衝突,無助於解除環境危機。

突破困局的機會是串起製造國與進口國之間的「淨零合作」。

台灣製造部門近半排放量來自為外銷出口產品的製造,改變需要國際合作。台灣作為國際市場和眾多品牌的供應鏈的一環,目前廠商靠大量製造來維持存續,但製造活動即帶來碳排,和淨零永續目標背道而馳。

循環台灣基⾦會提出 "CC4CC" 倡議 (Circular Collaboration for Climate Crisis) ,⽬的即是以淨零為⽬標,推動品牌和供應鏈共同以資源循環為目標的合作(Closed loop)。透過雙⽅對話,研商服務化商業模式的設計、資源循環策略的規劃,讓台灣供應鏈可以在國際貿易中兼顧存續和永續。

第一步可以從溝通做起,將目前分別討論經貿和環境的國際會議,整合為以淨零為目標的國際對話。透過產品進口國和製造國的討論來促成跨國合作,以提供服務來取代產品買賣,大幅減少製造以降低排放,從零和的雙輸到創新商業模式的雙贏。

將經貿和環境的國際會議,整合為以淨零為目標的國際對話。圖片來源:循環台灣基金會

第二步是推動⽰範計畫,打造台灣為全球淨零創新商業模式的試點。

台灣的循環經濟發展已有許多實例的基礎。但以淨零為⽬標的實踐做法,需要品牌和供應商合作,重新規劃商業模式和產品設計。政府及國公營事業,能直接從需求端運用公共採購力量,支持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消費方式;創造明確的經濟誘因,吸引企業投入產品服務化的市場。

透過企業間、產業間以及國家間的⽰範計畫,政府能協助台灣企業升級轉型為⾼服務、⾼知識含量的體質,突破必須要靠⾼碳排的製造才能夠獲利的侷限,⼤幅減少排放等環境外部成本的效益,逐步實現企業及國家的淨零願景。

⽰範計畫能擴展台灣循環經濟實⼒的深度和廣度,帶領台灣以扎實的供應鏈基礎,引領全球的淨零合作,落實永續發展的實踐,呈現 Taiwan Can Lead 的風範。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循環經濟是實踐淨零排放的重要解方

全球要邁向淨零排放,須從根本上改變產品的生產和使用方式。循環經濟提供了一套新的經

打造台灣為淨零典範

人類活動無可避免產生二氧化碳,要打造淨零碳排世界,從減少使用來著眼,可說是最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