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為系列文章中-住篇,來自循環台灣基金會對「淨零生活」的研究與倡議計畫。
以冰山理論作為思考架構
任何現象的產生,底下都有錯綜複雜的因素互相連動。為了以終為始地建構出在「淨零目標」之下的生活想像,我們以冰山理論作為思考架構,從建立共同願景開始,層層往上推導出 2050 生活想像的樣貌。
( 前言專文介紹:邁向淨零,從想像生活需求開始 )
2050 共同願景:以達成淨零情境(1.5℃)作為發展前提
- 全球現況:依據聯合國環境總署 (UNEP)2020 年報告指出建築部門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 35%、 全球碳排放量的 38%,已高於工業部門和運輸部門排放。
- 臺灣現況:台灣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約 2.96 億公噸,其中約19.5%為住商建築活動所產生。主要大宗排放來源為:
- 日常使用的電力需求:台灣民眾習慣電器如空調、照明、冰箱、24小時飲水機的使用,且因省錢心態,全台家戶一半以上的空調、冰箱已使用超過十年,效能變低而無法最有效的轉換能源效益。
- 抗震結構的建材需求:位於地震帶的台灣,民眾希望房子要能堅固耐強震,目前住宅建築中超過六成房屋的主要構造都是屬於鋼筋混凝土。
- 抗噪隔間的建材需求:超過 7 成住宅建築集中都市,為了減少噪音污染,一般民眾選房時都會考慮建物本身的隔音功能,認為傳統磚牆、鋼筋混凝土(RC)牆更加有效。
淨零願景下的關鍵目標:
- 新建築達成全生命週期淨零排放。
- 既有建築在2050年前翻新滿足零碳排建築能源標準。
2050 心智模型:以YZ世代的價值觀與思維作為主流的心智模型
YZ世代普世價值觀x居住文化:
- 「舒適享受」:台灣人民生活水平穩定提升,人們對於生活品質「舒適」的要求與需求越來越高,YZ世代也普遍相信自己未來的生活水準會比上一輩好。
- 「環境永續」:極端氣候影響全球,各地都在推行城市綠化與替代能源等解方,YZ世代則將更積極用行動、品牌選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 「人權保障」:YZ世代將自我融入更廣大的公共議題中,如:性別平等、貧富不均等,為自己所相信的理想世界發聲,像是促使社會對居住正義的關注提升。
- 「效率便利」:從小在科技、交通高速發展下成長的YZ世代,已經習慣在短時間就能獲取所需要的資訊、物品,或進行移動,尤其對於沒有效率的互動他們會馬上離開。
達成淨零,「使用資源」的核心思維:
減少碳排的關鍵來自人們如何使用能資源。除了在普世價值下,YZ世代對於居住文化的需求將有轉變,另一方面,YZ世代更需要思考如何「使用資源」以達成淨零的願景。
我們列出了幾點提升資源效率的重要思維:
- 以使用取代擁有產品,減少資源耗用以滿足經濟活動的連動性,也能因應需求提高彈性。例如:使用租光服務,用多少付多少,另外擁有權回歸生產者,能使生產者將資源當資產,負起產品責任。
- 將資源視為與他人共用的資產,謹慎使用、極大化其使用效率。像是在孩子長大、獨立生活後騰出許多閒置空間的住宅,透過共居、老宅翻新等方式重新規劃空間使用的資源效益遠高於重新建造一棟新的建築。
- 將廢棄物視為錯置資源,積極尋找資源化的機會。例如:利用各種產業或民生一般性廢棄物,如廢塑橡膠、廢玻璃等製造特定功能之建材或促進建材機能。
2050 結構:在淨零願景下不可避免的新型態法規制度、經濟模式之產生
- 法規制度:鼓勵吸碳、脫碳、低碳的發展,例如:碳定價。
- 經濟模式:促使資源使用效率提高,例如:循環經濟策略。
2050 趨勢:鑑別影響趨勢的關鍵變因,發展未來住宅樣貌的四種可能情境
在共同願景與價值下,有無限多種未來住宅樣貌,有兩大不確定性值得思考:
- 人們未來將更加地集中在都會區居住(urbanization),還是往鄉鎮地區分散(rural living)?
- 都會區集中:良好管理的城市將可發揮集聚效益(benefits of agglomeration),有助減低對地球環境的影響。
- 鄉鎮區發展:推動鄉村人口回流、地方產業發展,讓鄉村居民條件與城市的差異漸小,亦是台灣的重要政策。
- 人們未來將更加地追求自給自足生活所需(self-sufficient),還是朝向資源共享發展(shared-community)?
- 共享互動:全球高齡化與共享經濟的普及讓住宅有了新的可能,共居增加資源使用的效率、以租代買降低成本,也一併替老年獨居問題、現代人孤獨問題帶來轉機。
- 獨立自主:全球疫情之後,人們更加在意住處的公共衛生風險,資策會也表示,為了因應完全封閉的緊急情況、將風險最小化,未來建築將思考如何擁有自己供電與供水的設施。
交集上述兩大關鍵影響因子,可透過X,Y軸發展出4種可能的未來住宅生活情境:
- X軸為人與人的關係是屬於「獨立型」還是「互動型」。
- Y軸為居住地選擇為「往鄉村分散」還是「往都市集中」。
四種情境可作為一窺未來無限可能的出發點,各有優缺點並可能並存。
2050 現象:重新定義並具體描繪未來需求與生活樣貌
反思:
- 未來我們需要的是冷氣冰箱,還是一個溫度適宜、隨時有新鮮食物/乾淨飲用水可以取用的空間?
- 我們需要的是鋼筋混凝土,還是一個堅固安全、安靜有品質的住宅?
未來生活想像(4種可能的情境):
1. 在地型社區(Localized community)
描繪在鄉村的在地產業發展之下,居民與居民之間建立緊密、共享的社群關係,並打造出有在地特色的低碳建築與再生能源系統,形塑成一個更有溫情、可負擔的互助合作永續住宅。
人們居住在由多個中小型建物錯落有致組成的大型社區,自行把關自家住宅建物所使用的材料,降低石化原料的開採;在一些簡單的工作上,甚至一起參與建築過程。社區也和當地的學校/企業合作,以使用最新技術的循環建材。而能源供給主要來自於該地區所有擁有的資源特性,如:日照充分的地區即用太陽能供給發電,並且與當地的綠電機構合作,成為乾淨能源的供給源之一。居民們對於有效使用能源有極高的責任感,時常開會討論更好的做法。而社區中開放的共享空間,也讓人們與同居夥伴們認識、交流,增加生活中的樂趣。人們在這裡完全地以租代買,如:蔬果箱、娛樂/運動、交通設備,大幅增加資源使用的效率與效益,也減輕了日常的生活開銷。
關鍵字:參與式設計、在地連結、社區自治、社群情感、共享經濟
2. 自給自足式住宅(Self-sufficient house)
描述在鄉村居住需求的發展下,居民被賦予利用在地資源、機能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即能進行自給自足的新生活方式,將自己的家打造成一個更慢活、健康的生態永續住宅。
人們居住在與生態為本的建築中,將住宅周圍的土地風景、自然生態視為無形的個人重要資產。居民們有能力自己打造腦中的願景小屋,為了最小化對環境的負擔與建築成本而多使用新型態的建造方式,如:3D列印建築。每個家戶皆租用小型的供電濾水系統,也有能與鄰近的農/漁場、觀光區的介接設備來補足用電需求,如:生質能發電。居民的日常工作多為遠端進行,有閒暇時可利用自家前院種植簡單的蔬果,或是直接到鄰近的小農園區補給在地新鮮的食物。多數時間人們可以靠自行車、電動巴士在住處附近取得日常所需,若要前往更遠的地方,則透過高效密集的大眾運輸網絡,如:超級高鐵,突破地理限制。
關鍵字:融入生態、客製化設計、在地產業合作、居家型循環設備、高效能大眾運輸
3. 封閉式住宅(Closed-loop house)
描述在有限的城市空間裡,居民基於建物本身的設計,與家戶中統一內建的資能源循環系統、智慧家電設備,即交給AI判斷、機器自動執行,有效處理自家的耗能與廢棄物,達成一個更智慧、高效的系統化永續住宅。
人們居住在全面自動化的建築中,外殼使用智慧建材而有主動感知、判斷處理等功能,隨著環境的變化即時調整建築的樣態,例如:智慧玻璃,且能使用至少100年以上。每個住家皆配有自己獨立的智慧節能照明、冷藏、衛浴等設備,以及資能源循環系統,如:熱/廢水回收系統,居民得以即時掌握自己資能源的使用量與循環率,並會定期聘請人工智能來家中進行健檢,調整日常使用資能源的習慣。城市中各項的智慧設備與資訊連動,從住宅到城市達成自體循環。而透過智慧化、技術升級的運輸工具,如:自駕車、飛天車,讓人們不再受通勤所苦,能有效從住處移動到其他空間。
關鍵字:智慧建材、自動反應、回收循環系統、資訊透明、個人交通工具升級
4. 綜合型城市(Integrated city)
呈現在日漸擁擠的城市裡,居民在良好的建築設計下,能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與空間,在不影響環境的前提下繼續享受都市生活帶來的好處,滿足人們追求更便捷、更舒適的多功能永續住宅。
人們居住在集所有生活機能於一處的大型建物中,該建物大量使用具備吸碳的功能的建材,如:生態牆、木頭,還能隔絕噪音與淨化空氣。居民透過共享空間,如:客廳、廚房、辦公區,獲得比以往更寬闊的住家延伸,不僅能認識多元背景的房客,如:青銀共居,還能利用中央系統統一管理能源使用效率。在私人空間,使用流動的家具取代實體牆面來界定個人空間,而有更高的彈性滿足不同居住者;而在住商農完全整合之下,幾乎只要步行或搭乘磁浮電梯,就能快速抵達工作、娛樂、餐飲場所,或是接受教育與醫療,超高的生活機能使得人們幾乎不須遠離這個大家園。
關鍵字:城市綠化、空間延伸、流動傢俱、中央溫控、步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