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性供應鏈到循環服務網,打造資通訊產業的「韌性藍圖」

當前全球經濟情勢變化極端快速,加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台灣一向自豪的產業代工製造產業將面臨極大存續的挑戰。

台灣缺乏天然資源,高度仰賴進口原物料,過去一甲子,不斷的提高產品銷售與製造量,再以「五低」──低薪資福利、低水電、低土地價格、低環保效益與低融資花費來壓抑成本的商業與營運模式,已經行不通。放眼未來,現在這種開放型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線性供應鏈,是脆弱無法永續的,需要被打掉重建。該如何因應?規劃「韌性藍圖」,成了企業打造長期競爭力的關鍵。

三大趨勢,是資通訊產業的風險還是契機?

以資通訊產業為例,正面臨三大趨勢:

  • 由科技驅動的「雲端化、AI化」,各式各樣的數位化應用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 由消費端驅動的「服務化」,包含各式各樣的訂閱經濟、共享經濟,消費者正紛紛投向使用而不擁有的生活模式;
  • 全球同步的「淨零轉型」,從歐盟宣布啟動「碳關稅」到台灣將開始徵收的碳費及碳交易,到水電費及各式環境汙染費用高漲,外部成本內部化趨勢已不可擋。

在這三大趨勢之下,硬體的製造需求量及重要性都將逐漸減少。如果持續擁抱硬體製造的產量思維,三大趨勢會是資通訊產業的「風險」。相反的,這三大趨勢何嘗不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契機」?

面對三大趨勢,供應鏈的思維也勢必改變。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指的是從原物料採購到最終產品的交付,這是典型以線性有形「物質流」來創造價值的商業模式。即使有少量來自專利及技術的收益,大多數獲利仍取決於「加速汰舊換新、銷售與製造多,導致外部成本也愈多」的模式上。

然而長遠來看,地球資源有限,原物料只會愈來愈稀缺;價格也會受到地緣政治、供應斷鏈的影響而波動。現有高度依賴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及生產成本的「線性供應鏈」,必然會走向區域化、在地化、服務化、密閉型、高循環度(Circularity)的「循環服務網」。

從線性供應鏈到循環服務網,打造資通訊產業的「韌性藍圖」

對一個重視資源循環的企業而言,原物料沒有「廢棄」,也不是「費用、成本」,而是「資源、資產」。當企業以提供服務,取代一次性的產品賣斷,企業保有產品的所有權,就會自發性發展出服務型的商業模式,也就是零組件、原物料都是廠商的資產,當產品越耐久、越易維修、能提供越多次服務,就越能為廠商創造價值。

服務化、多元化的收益,會提高企業的韌性。因為是資源資產,因此企業會有誘因提升產品生命週期的管理,驅動材料、設計、製造、市場趨勢、商業模式、逆物流、媒合平台開發等知識的整合,因而降低對原始材料的仰賴度,極大化資源的循環度,提高企業的韌性。

在客戶端,一次性的買賣零和關係,會被長久的一輩子服務夥伴關係取代;而在供應端,企業打造區域型循環服務網路,減少進口高碳原物料,原物料就地取材,可以降低碳排,同時避免斷鏈的可能。企業因為分散佈局而能分散風險,營運模式與原物料脫鉤,即便受到衝擊也較容易恢復。除此以外,區域型的循環服務網還可以活絡區域型經濟,創造更多在地多元的就業機會。以上種種皆是「韌性藍圖」可以帶來的結構性效益。

從物質流到知識流,製造業結合資通訊科技可以如虎添翼

傳統製造業在循環經濟的轉型中,資通訊更是不可或缺。過去受限於科技,物質流的資訊在線性經濟中是斷裂、不流通的。然而環境資訊揭露已成為重要趨勢,歐盟正式要求所有受監管產品未來都必須擁有數位產品護照,內容包含產品的環境足跡、回收資訊、材料成分、供應鏈等資訊,以利後續維修或回收。在資源循環的過程中,許多循環材料由於品質及來源的不穩定性,不但有溯源的需求,在媒合交易的過程之中更需克服信用風險。

現在物聯網、區塊鏈等資訊科技的發展,開啟了企業能夠定位和追蹤物品與資源流向的時代;共享經濟平台可以使用AI和巨量資料技術來預測使用者需求,進而減少產品過剩、提高資源循環度。在這些應用之中,資訊成了重要的資產,與人才、科技、治理一樣重要。

台灣的資通訊產業在規劃與推動區域型「循環服務網」的過程中,不但能反轉代工製造的宿命,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更能成為各式各樣產業打造「韌性藍圖」的最佳推手!

「質與量並重」的三大財報: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

資通訊是貫穿製造型、服務型和知識型產業的共同DNA,未來幾年,會是台灣所有企業攜手合作轉型的大好時機。結合企業有形產品「物質流」與無形知識的「服務流」,再將其融入高循環度、高韌性的「循環服務網」,藉此重新定義與設計企業的三大財報,確保投資大眾可以從「質與量並重」的財報數字揭露與變化上,看到企業創新的商業模式與營運績效,尤其是這些財務數字背後,企業落實「韌性藍圖」的承諾與企圖心。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 2023/ 6/ 23 從線性供應鏈到循環服務網,打造資通訊產業的「韌性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