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宅是一項跨世代的政策,若能同步促成產業升級及淨零生活的轉型,台灣發展社會住宅的「質」甚至可以超越先進國家,展現政策的長期效益,成為世界的亮點!
台灣在推動社會住宅方面相較其他國家稍晚,即使有8年20萬戶的政策目標,在數量上仍比不上先進國家。然而,社會住宅是一項跨世代的政策,若能同步促成產業升級及淨零生活的轉型,台灣發展社會住宅的「質」甚至可以超越先進國家,展現政策的長期效益,成為世界的亮點!
高資源循環度,展現台灣社會住宅政策的前瞻性
7月初,全球迎來有史以來最熱的一週,甚至可能破了10萬年來的紀錄,氣候變遷已是全球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建築及營造部門的碳排放占全世界總量近40%,減碳責任更是責無旁貸。
社會住宅的規劃應緊扣著淨零排放目標。除了減少營運碳排,在節能規範上制定標準,更別忘了建材在製造、施工及拆除過程所產生的「隱含碳」。政府大力興建社會住宅之時,應把握初始規劃的重要時機。
循環建築的設計手法,可以減少住宅不必要的能源和資源消耗,建材拆除後還可以再次利用,減少高碳排建材的生產,降低台灣工業減碳的困境。台灣目前尚有數萬戶社會住宅有待建造,具有足夠的市場影響力,更能夠引導業者大規模採用循環建築。
此外,社會住宅透過空間規劃,能使住戶更容易實踐淨零生活。高能源效率、水資源循環的設計,可以減少對外來資源的依賴,更能在極端氣候頻繁的未來,使社宅生活具有更高的韌性。
社會住宅發揮量體優勢,可以降低業界實踐循環建築的門檻
事實上,台灣建築領域已有循環經濟的實踐案例,例如沙崙循環宅、台北市南港機廠社會住宅等,從建築設計、營造工法到材料選擇都有業者積極參與。然而未形成規模經濟以前,造價較高,要繼續擴大實踐,需要政府運用社會住宅的公共採購力量,整合跨案場的規模經濟,降低產業投入的成本。
相較於私部門建案,社會住宅的功能和需求相對單純,更容易統一跨案場的規格和工法。例如:將住宅內各空間單元的尺寸、外裝和內裝系統以及結構等構件收斂為幾種模組化規格,並搭配易拆解的設計,在住宅功能或房型需要調整時,這些構件就能重組使用,避免淪為廢棄物。統一跨案場構件規格的做法,能最大化建材循環再利用的可能性,有效減少建築廢棄物,並降低環境衝擊。
跨案場的規模也有助於促進預鑄工法普及化。除了減少材料浪費外,預鑄工法還能縮短施工期程,減少噪音和塵土飛揚,使政府能夠在缺工缺料的挑戰下順利興建社會住宅,提升民眾對社會住宅整體施工品質的印象。此外也可由政府統一採購跨案場所需要的低碳建材,交由營造廠興建,這不僅可以控制材料成本,還能支持低碳建材產業發展,鼓勵更多廠商研發和應用再生材料。
部分社會住宅的設備,已從傳統的一次性購買轉為租賃。這樣一來,設備廠商將負責維護、修繕和定期升級,減輕了社會住宅管理單位的負擔,提升了維護管理效率和住戶的居住品質。如果能集結數萬戶的採購數量,對廠商來說會更有動力重新設計更耐用、易於維修的產品,創造減少能源和資源耗用與減碳的效益。
成立「淨零循環社宅」專責小組,完善循環社宅發展的體系
社會住宅的興建,目前主要以統包工程形式進行。政府可以在新建工程的需求說明書中明確納入上述機會的具體做法,促使營造廠商、建築師、工程廠商和材料製造廠商有共同一致的目標和行動方向,加快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
此外,政府還可以同步推動中長期的配套措施,以系統性地提升產業實踐的能力。例如:參考各循環建築示範案例的實踐做法,制定一套涵蓋社會住宅在規劃設計、營建施工、營運管理、拆除再生等各階段循環做法的指引,作為廠商執行的依據;同時建立專責小組,整合各智庫的研究資源,建立循環建築的重要機制,例如再生材料的功能性和安全性驗證、建築構件再利用的媒合等,並與業者持續溝通以解決疑慮。
坊間拚命追求社宅數量,其實是個盲點。台灣需要跳脫「先求有再求好」的速食政治文化!相信在主責社宅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帶領下,能夠整合建築營造產業上、中、下游的業者,從單一示範案例擴大到跨案場,建立完善的循環建築體系,帶動建築產業的轉型。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 2023/ 7/ 24 運用循環建築,打造「質勝於量」的社會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