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台灣教育永續 消弭弱勢孩童的學習落差

在各種企業永續公民及ESG的獎項中,很多企業都特別關注並投入教育議題。關注的同時,我們應該正視台灣經濟弱勢以及偏鄉學生的基本學力,和一般學生相比有極端落差的嚴峻事實。這個問題不僅將減少個體積極參與社會的機會,也會影響國家人力資源和人才素質的茁壯,乃至台灣未來的發展是否能夠永續。

根據審計部今年八月底公布的資料,經濟弱勢學生在國文、英語、數學科的國中教育會考成績為「待加強」(亦即尚未有基本學力)的比率分別約為廿四%、五十三%、四十六%,是一般學生的兩倍以上。弱勢孩童大幅的學習落差在國小畢業時已經存在,國中時期更擴大;這表示有一半的弱勢孩童在未來可能失去接受高等教育、取得就業機會及經濟自主的能力。這些孩童所面臨的人生困境,將連動造成台灣偏鄉家庭功能的低落,地區發展持續處於劣勢。

台灣必須是一個包容與融合的群體,並有著共享的普世價值,才能確保健全經濟體的存續與發展,才能孕育一個活躍進步的自由民主社會。我們呼籲有志支持永續教育目標SDG4的企業,都能認識到台灣教育的關鍵挑戰,進而支持補救問題或強化弱勢學習的組織、企業投入教育的資源,才能發揮實質效益。

學習落差的成因,從教育資源多寡、教學模式僵化到家庭狀況影響讓孩童學習期間缺乏陪伴與引導都相關。面對教育的複雜挑戰,需要有更多企業願意為教育不平等的嚴峻性和急迫性,投入資源於消除落差的解決方案上,或是支持相關組織,例如「為台灣而教」、「均一教育平台」、「LIS情境科學教材」、「OPEN技職教育」、協助教師教學課程與知能的「螢光教育協會」等等,以及眾多在地課後輔導的組織,包含「台東孩子的書屋」,「新城練習曲書店」等團體。這些組織有的開發和推廣數位學習資源,賦能老師並提供教材與培訓,有的推廣多元技職發展。他們致力於啟發孩子思考能力,激發孩童學習動機,提供高需求孩子課後輔導,或支持教育現場的教師。種種行動都在透過不同的解方,試圖消除教育的落差。

企業要實踐永續發展的教育目標時,應該要清楚鑑別關鍵的挑戰為何,找到務實有效益的解方,並運用合適的指標來評估成效。企業應該認知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是一套整體性架構,在目標之下,有具體目標和指標,分別提出做法和成效評估。具體目標4.1為「確保所有男女童完成免費、公平和優質的中小學教育」,則需搭配指標「閱讀、數學達到最低能力水平的比例」來評估成效。當企業確實理解這套架構、指標目的並投入資源,才能為台灣永續帶來實質的貢獻。


作者:張振亞(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

原文刊載於聯合報 2023/10/23 支持台灣教育永續 消弭弱勢孩童的學習落差

循環台灣基金會相關出版品:《邁向台灣2030永續發展》

循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