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製造:開啟電子製造業的發展新藍圖
全球電子廢棄物的增長速度令人擔憂。2024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顯示,若缺乏有效對策,到 2030 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產量將突破 8,200 萬噸,相當於 116 座台北101的重量。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產品壽命縮短、技術快速迭代,以及市場對升級需求的刺激等。然而,許多電子設備的實際壽命尚未走到終點,透過維修與再製造可延續其價值,更避免資源浪費。
再製造不僅能讓產品和零組件「起死回生」,更能帶來環境與經濟的雙贏局面。再製造並非單純的維修,而是經過專業程序,賦予舊產品新生命。這一過程讓資源的價值得以保留並且為企業再創造新價值。以筆記型電腦為例,一台再製造的筆電,相較於全新筆電,碳排約為6.34%。
對企業而言,再製造的潛力不僅限於減碳、減廢,對企業創造新價值、成本優化、聲譽皆能帶來效益。再製造過程利用收集使用後的零件,大幅減少對新材料的需求,有效降低製造成本。公司為生產出的產品負責,設計逆物流系統,負責將產品收回,進入再製造流程,不讓產品/零組件成為廢棄物。隨著消費者對永續意識的提高、全球對電子廢棄物的監管要求,生產者負起產品全生命週期責任,是重要的趨勢,更是履行企業責任的任務。
隨著全球經濟邁向永續轉型,消費者、投資者與監管機構對生產者延伸責任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企業而言,再製造讓企業在限制裡發揮最大的創意與價值,從跟隨者成為市場驅動者。
參考資料:
Yagmur Atescan Yuksek, Yousef Haddad, Emanuele Pagone, Sandeep Jagtap, Steve Haskew, Konstantinos Salonitis,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Electronic Waste Remanufacturing: The Case of Laptop, Procedia CIRP, Volume 116, 2023, Pages 378-383, ISSN 2212-8271, https://doi.org/10.1016/j.procir.2023.02.06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28271230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