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製造到「再製造」,循環經濟讓機器轉生續命(下)

國外發展情形與國內推動建議

國外發展情形

歐洲為了協調各國的再製造業務,由歐洲再製造委員會(Conseil Européende Remanufacture , CER)成立了歐盟再製造網絡(European Remanufacturing Network, ERN)。作為一個整合平台,ERN提供相關的市場資訊、個案研究與宣傳活動,也幫助現有的再製造商改善運營,同時鼓勵新企業進行再製造,協助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英國的 Isla Bikes 設計並打造的幼童單車,結合了再製造與產品即服務的商業模式。圖片來源:Isla BIkes

蘇格蘭則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蘇格蘭再製造中心(Scottish Institute for Remanufacture, SIR)是由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於2012年與零廢棄蘇格蘭(Zero Waste Scotland)和蘇格蘭資助理事會(Scottish Funding Council)合作成立的一個專注於再製造的研究機構,透過學術界參與傳遞再製造理念,辦理研討會強化交流,促進產學合作創新,甚至影響修法和標準制定。

再製造的福特汽車引擎。圖片來源:Ford and Motorcraft Parts

根據美國官方於2013年的報告,美國政府擁有約59萬輛車,維修成本將近10億美元,因此在2015年就已透過法令(The Federal Vehicle Repair Cost Savings Act of 2015)鼓勵再製造,推動聯邦機構在汽車維修時使用再製造零件。在非官方的部分,企業和學術機構合作成立的再製造工業理事會(Re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ouncil , RIC)扮演著宣傳、研究,同時協助制定美國再製造標準的角色。

中國政府於2008年正式啟動「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工作」,第一次由政府層面推動再製造,後續又在2009年、2014年推動機電產品再製造試點,積極推動再製造產業發展,為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等多項政策,政府又於2017年提出《高端智能再製造行動計畫(2018-2020年)》,目標提升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發布50項再製造相關標準,並帶動再製造産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

國內推動建議

過去我們缺乏系統性的方式推動再製造,不論是由政府或學研界主導,都顯示我們需要一個如同ERN與SIR的整合平台,來串連各界資訊,扮演鼓勵研究發展、健全法規與宣傳推廣的角色。

在研究發展的部分,過去大部分都是針對材料研發,再製造也應成為其中一環,提供專案研究獎勵基金;

在健全法規的部分,目前仍缺乏再製造產品的相關法規,如認驗證制度、資訊揭露等,是未來可優先思考的方向,稅務減免也是一項可行方案,例如瑞典給予維修業的稅務減免、同時讓消費者可以抵稅,將此概念應用於再製造上,雙管齊下鼓勵製造者與使用者採用再製造模式;

在宣傳推廣的部分,結合智庫團體的力量,如循環台灣基金會在今年5月舉辦的再製造工作坊,集結具有再製造發展潛力的廠商,並邀請專家演講,藉由互動方式,讓有意願發展的廠商更加瞭解運作模式、利害關係人、可能遭遇瓶頸與對策。

循環台灣基金會—再製造工作坊。圖片來源:循環台灣基金會

台灣邁向再製造的循環路徑

面對資源匱乏與環境退化的雙重危機,製造業的轉型也迫在眉睫,替代模式勢在必行。臺灣是製造大國,過去的經驗已給我們帶來穩健的基礎,國內也不乏再製造潛力的產業,甚至有些已存在既有製程中。

當然,傳統製造業要導入「再製造」的過程,確實會遇到各種不同的難題,畢竟再製造本身的技術之外,還涉及產品回收系統與商業模式的建立,也得面對市場上「買舊的就是不划算,寧願買新的」的傳統觀念與成本考量。

再製造可以帶來新的利基,減少能源與原料的消耗,再製造產品的利潤也往往高於傳統製造業,並有助於建立更好的客戶關係:因為客戶有更大的採購彈性,也無需擔心處置問題,創造更多競爭力。我們正處於資源透支的時代,循環經濟是大勢所趨,問題不是可不可行,而是怎麼找到可行的方案,再製造絕對是臺灣最有潛力的循環經濟模式之一。


參考資料

本文同步刊登於天下雜誌循環經濟專欄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從製造到「再製造」,循環經濟讓機器轉生續命(上)

全球足跡網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每年都會公布當年

從製造到「再製造」,循環經濟讓機器轉生續命(中)

製造業對於國家的經濟貢獻無可取代,也是滿足人類社會需求不可或缺的產業,但是當天然

租衣服代替買衣服,快時尚也可以轉型循環經濟

過年前大掃除,把不穿的衣服丟到舊衣回收箱;假日沒事,滑滑手機買五件衣服免運費——

不怕沒有Nokia,芬蘭誓言 2025 年成為循環經濟領頭羊

Nokia 的榮耀時代過後,芬蘭的經濟也經歷了一波長期的停滯,過去十年芬蘭面臨人

浪漫的巴黎人如何務實推動循環經濟?線下到線上的溝通術

手持紅酒,高雅輕巧地互碰,「鏗鏗」清脆的酒杯撞擊聲在人聲鼎沸的巴黎市政廳裡起此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