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設計指南

循環設計指南

The next big thing in design is circular.

「對於設計,下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循環。」全球知名設計公司執行長Tim Brown如是說。全球設計產業,颳起一股反思線性經濟帶來衝擊的風潮。越來越多設計師加入這個行列。到底循環設計是什麼呢? 

Tim Brown: Design & the circular economy – Circular Design Guide

在2017年EMF與IDEO共同發佈了循環設計方法指南 (circular design guide) ,且提出循環經濟的設計方法工具,劃分四大階段:(1) 理解、(2) 定義、(3) 動作 及(4) 發表,為一種應用設計思考在循環設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圖片來源:IDEO Circular design guide (2017),台灣設計研究院整理

台灣設計研究院是國內唯一以設計為核心、促進產業與社會創新為目標的法人組織。在「循環設計觀察」系列文章中整理出六大循環設計策略,提供給企業及設計師思考如何將循環設計應用在產品設計中,以實踐循環經濟的理念:

圖片來源: EMF&IDEO循環設計策略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整理
  1. 為內循環設計:運用再生使用、共享、再製造和維修翻新後再利用等方法,優先考慮可內循環的組件,透過設計易於維修或再製造的產品,或建立新商業模式以實現共享,為自己和客戶或產業生態創造新的價值。
  2. 產品服務化:循環經濟其中一個核心概念是從擁有權轉變為使用權,了解到客戶只需短時間使用某產品,其後他們可以將產品退回服務提供商或將其傳遞給新用戶,近年來,新型態的商業模式奠基於此概念,發展過租借、訂閱或共享為客戶提供各種產品,而不是永久性銷售物品,例如goshare、WeMo Scooter的電動車租賃服務,或者常設在捷運站與便利商店提供3C用品移動充電的服務的chargeSPOT。
  3. 延長產品生命週期:使產品生命盡可能延長,是循環經濟的三大核心原則之一,這涉及使產品的設計在無論在物理和情感上都是耐用的,以及能適應隨著時間推移所改變的顧客需求,讓產品能夠經得起磨損,或含有情感吸引力的物件能被多次使用、再利用,甚至被提供給不同的使用者,也就是需要設計一件可長久使用的經典產品,例如提供織品維修服務的patagonia,或者會被傳承與具轉售價值的經典設計產品。
  4. 安全且循環的材料選擇:部分材料含有對人類或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或為快速提高特定性能無意間所使用的添加劑,並不符合循環經濟原則,透過選擇安全、循環的材料,能為使用者構建更好的產品或服務,同時確保其符合循環經濟。
  5. 去物質化:減少設計產品的資源需求,意即使用越少的材料來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這可能是將產品從實體轉為虛擬,也可能是透過設計優化使用最少量的物理材料來製造產品,數位化也是常見的範例,Spotify和Netflix等服務就是這種方法的品牌案例。
  6. 模組化設計:模組化設計是使產品易於維修、再製造和升級的有效策略,透過使產品能簡單地僅移除部分零件、易於拆卸,從而降低在損壞時更換組件的成本和工作量。此外,模組化系統更可運用於客製化的系統,因模組化可以透過更換部分組建來適應使用者的變動的和長期需求,防止產品過時並確保它們能長時間保持使用。
沒有完美的材料,只有聰明的選擇! 從設計材料看循環經濟 | 2019亞太循環經濟論壇
產品對環境的影響80%決定於設計階段。__ 亞太循環經濟論壇

2021年CovestorREnato lab合作出版《循環設計指南》將協助設計師與研發人員開發出循環的產品!從思維的轉換、材料的選擇、商業模式到案例分析等,本書為電子電器產業提供永續發展與邁向循環經濟的方向。

搖籃到搖籃 (Cradle to Cradle, C2C) 設計概念由布朗嘉教授和麥唐諾建築師(Michael Braungart 與 William McDonough),利用「養分管理」觀念出發,從產品設計階段就仔細構想產品結局,讓物質得以不斷循環。搖籃到搖籃可分成兩種循環系統:生物循環及工業循環。生物循環之產品由生物可分解的原料製成,最後回到生物循環提供養分;工業循環之產品材料則持續回到工業循環,將可再利用的材質同等級或升級回收,再製成新的產品。

在追求生態效益的前提下,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遵循以下三大原則,以實現生物循環和工業循環。

  1. 消除廢棄物的觀念
  2. 使用再生能源與碳管理
  3. 創造多樣性

搖籃到搖籃認證系統則評估現有產品及製程,以無毒原料及潔淨能源、節水的製程取代對環境有害、耗能、耗水的原料及製程,並妥善規劃回收管道,使產品供應鏈、產品本身及回收再利用方式皆對環境友善。

仿生科技(Biomimicry) 以生物 38 億年演化經驗為師,將其策略應用於人類各領域產業科技中,舉凡形態(form)、形成作用的過程(process)、以及生態系統(system)都是仿效的基礎,促進發展原創式永續創新;仿生設計思考突破人類既有的框架與極限,以嶄新的方式帶領與會者從鎖定問題、尋找最佳生物策略、提出解方。每一步驟皆以生命運行的準則 (Life’s Principles) 標準來檢視,其解決方案符合永續的原則。

由於真實世界設計的過程並非線性式流程,因此仿生設計思考以圓形架構呈現開放性,灰色外圈顯示一般設計階段、綠色內圈則為仿生設計思考,由此內外對照方便運用。主要分為四大面向:「界定標的範圍 (Scoping)」、「發掘生物策略 (Discovering)」、「 創 作 仿 生 設 計 (Creating)」、「 評估永續創新(Evaluation)」,每一面向又細分仿生思維執行重點,系統性地落實各執行重點,有助於將生物策略成功整合進人類的設計中(如下圖)。

延伸閱讀
你的問題,大自然知道最好的策略​

2019年,全台平均溫度又破新高!在日益炎熱的氣候下,冷氣需求攀升,但另一方面,

你的手機「公平」嗎

買一支手機,生活更便利、與世界的連結也更緊密。但也許你很難想像,這個便利與連結,

「大自然會怎麼設計地毯?」全球最大地毯商用仿生學和循環經濟,要在5年內達到零廢棄

「很多人認為經濟(economy)與生態(ecology)是相對的,事實上在英文

「班班有冷氣」遇見零浪費、零排放的「循環型空調」設計

一般人都有經驗,在炎炎夏日室內有冷氣是十分舒暢;但室外迎面撲來的卻是惱人的熱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