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城市的概念是打造具有生命力的城市,以資源循環過程取代由「開採-製造-消費-拋棄」的線性過程,藉由物品、人、食物、廢棄物、水、野生動植物和空氣等不同的物質流動(flows)達成持續不斷的連結,如同城市的新陳代謝般,讓都市和經濟能正常永續運作。
今年春天,循環台灣基金會與台大Dschool的黃書緯老師合作,於『循環城事專題』課程中導入校園循環經濟基礎工作坊,展開循環小旅行,一同引導學員們思考如何藉著改變城市中的小事物,開始調整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轉變社會與自然的互動模式。
淨零馬拉松?可能嗎?
運動讓人得以維持健康生活,但運動產業則讓人反省這樣的生活模式是否永續。這是因為運動需要物件協助,而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線性經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的運動實踐中使用一次性包裝的物品、定期汰換跑鞋衣物,甚至以汰舊新購來取代修補。如此使用資源的方式在大型運動賽事中最為常見,也成為運動愛好者在日常實踐永續的兩難。
本次課程以「馬拉松賽事」為探索的主題,考察賽事從籌備到結束的過程中動員組裝了哪些物件、技術、行動者?
「而哪些物件其實可以用服務取代購買?甚至以循環設計(circular design)的方法進行再設計?」
從瞭解馬拉松賽事的物件組成到思考邁向淨零的創新解方
課程一開始,由書緯老師帶領學員瞭解運動如何成為維持健康的習慣,以及構成馬拉松的物件組成有哪些;在循環經濟基礎工作坊中則引導學員思考物件在線性模式下所產生的問題,透由循環經濟不同階段的策略如何使資源再次回到系統中持續流動、循環,而「以使用服務取代擁有」的模式是帶動資源循環的關鍵;此外,書緯老師也邀請兩位實踐循環經濟的先行者分享如何將循環構想於實際場域中落地。回顧課程重點包含:
- 瞭解馬拉松的物件組成,其中跑者體驗是賽事核心
- 透過案例故事理解工業循環與生物循環中的策略與「以使用服務取代擁有」的商業模式帶動消費與生產轉型的潛力
- 運用循環思維於馬拉松賽事中產生新的機會
- 先行者現身說法:
- 賽事中不能沒有水|奉茶行動-黃暐程 CEO
- 跑者的必備物件|Feebees全循環運動襪鞋-陳谷銘 CEO
學員透過實際案例與提問思考「賽事中跑者面臨的痛點」與「物件循環利用的優缺點」,使其更能實際瞭解運動物件使用背後產生的環境問題脈絡及形成封閉循環有各種形式的循環策略。
循環經濟X設計思考:淨零馬拉松
銜接馬拉松主題引導、基礎工作坊與先行者的分享,課程尾聲學員們進行創意思考的發想:重塑賽事中的物件並思考其背後帶來的價值以及再設計將如何改變跑者體驗,進而循序漸進創造開展具有永續循環思維的解方。以下列舉各組提出的創新方案:
『循環城事專題課程X循環經濟』規劃參考:
Day1 |
- 運動賽事的永續議題、馬拉松裡的設計(物件組成、跑者體驗...等)
- 循環經濟基礎工作坊
Day2|
- 先行者實例分享
- 小組方案發想
Day3|淨零馬拉松提案
若您是開設創新創意思考課程的教師或組織,對於與循環經濟課程結合感興趣,歡迎來信 info@circular-taiw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