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需進一步思考如何不受科系、領域限制,培養更多人跨領域的人文、科技素養,使各領域彼此之間能有更充分的瞭解與溝通。人類面對氣候變遷、地球暖化這場浩劫,「人文」與「科技」需打開對話,並超越線性經濟、邁向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需從源頭的設計與規劃開始,以「天下本無廢棄物,只是資源被錯置」為核心,透過重新定義需求(Redefine)和根據需求重新再設計(Redesign),讓資源能在產業系統內循環再生,與環境破壞與資源耗用「脫鉤」,邁向共好共生的未來。

循環台灣基金會與教育部兩大重要計畫攜手合作

延續2023年與教育部iLink計畫合作,透過《循環經濟基礎工作坊》引導全台近150位來自人文社科領域的教師瞭解循環經濟的核心概念、展開跨域對話並理解循環經濟價值。今年我們持續透過『循環紡織』與『循環農食』兩大生活主題工作坊,帶領教師們從日常生活連結到產業現況,深化循環經濟的學習;此外,教育部iLink計畫更鏈結苗圃計畫,專為人文社科教師打造《循環經濟x設計思考師資培力工作坊》,協助教師將循環經濟融入教學實踐現場。

  • 教育部iLink計畫鼓勵大專校院強化人文社科領域與產業合作,賦能人文社科領域接軌社會與產業變化的能力,並結合人文價值、知識專業,培育瞭解業界實務問題及解決能力之人才;
  • 教育部苗圃計畫為因應未來社會變遷趨勢,鼓勵教師採用新思維和學習方式進行教育翻轉的計畫。

透過「未來創新:循環經濟賦能三部曲」循序漸進瞭解循環經濟,看見融入教學的新視角:

  • 第一部曲|循環經濟基礎工作坊:強調個人行動的重要性,啟動循環經濟領域的探索之旅。深入了解自身生活與循環經濟之間的聯繫、從個體消費者到使用者的轉變,以及思考從根本上改變經濟模式。
  • 第二部曲|循環經濟主題工作坊:從日常生活的體驗出發,引導教師探索自身與紡織的關係。透過循環案例共同探討台灣紡織產業的優勢與挑戰,並與其他教師一同反思紡織產業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 第三部曲|循環經濟x設計思考師資培力工作坊:帶領老師們拆解對於循環經濟的認知與知識,探索教師自身的專業如何與循環經濟結合產生「價值效益」,找到融入教學現場的方法與課程設計。
教師們在基礎工作坊中互動討論熱絡
首場《循環紡織工作坊》

從循環經濟的基礎知識到實踐融入課程,期待更多教師的參與,從學界走向產業,不僅可以在教學中融入最新的跨域思維和永續發展觀點,更能將這些理念實際應用於現實生活中,為社會創造價值,帶領學生通過創新思維,共同解決全球面臨的挑戰。

若您有興趣參與「未來創新:循環經濟賦能三部曲」,歡迎持續關注教育部iLink計畫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