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循環經濟思維,為永續職涯紮根」

透過聯合國的資料統計,30歲以下的青年約佔全球人口的一半,也是長期受氣候變遷影響的族群。為了守護地球環境的永續韌性,「青」世代紛紛透過創新的提案發想,擴大青年們的影響力,實踐地球萬物共好的未來。

南部的青年們!我們來了!

觀察到年輕世代紛紛投入永續創就業,成大產學創新總中心|新創加速中心 邀請循環台灣基金會於11月12日舉辦《循環經濟-培力工作坊》,除了吸引不少成大校園不同領域的同學們參與,也邀請各系所開設永續課程的老師們,運用循環經濟思維翻轉線性框架,提升對於循環經濟的理解與啟發,進而創造新契機、產生創新解方或商業模式、 開發新創無限想像!同時,也促使師生們思考將循環經濟思維融入專題、課程內容,為校園引入循環經濟的 DNA。

圖中為成大新創加速中心主任 葉明龍
執行長以校友身分回來,鼓勵成大校園成為循環校園領頭羊

找出和跨域夥伴溝通的語言:循環經濟

「有很多循環經濟的知識是以前就聽過,但透過工作坊建構了系統性思維,讓我對循環經濟更有全面觀性的瞭解!」- 成大工業設計系 張老師
「透過本次工作坊的內容設計、引導方式與小組討論,可以增進對循環經濟議題的瞭解,並從中發現自己思考盲點。」- 成大法律系 黃同學
「與不同領域的夥伴碰撞討論,除了翻轉了過去既有的慣性思維,也能清楚的理解循環經濟的概念。」- 成大企管系 吳同學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循環經濟,需要不同領域夥伴的共同努力!工作坊仰賴參與者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與觀點,透過每個環節的設定,循序漸進引導大家瞭解循環經濟的概念,生活化的案例也讓參與者們產生共感,更加深了啟發性,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都能成為循環經濟的施力點。

參與者透過分享交流小組內的討論
運用工業循環的方式讓資源在人造系統中長久循環

我們的永續新未來!

在需求多元的生活下,擁有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透過工作坊的學習,參與者在尾聲提出了各種服務化的可能性:道路、冰箱、都市農園、廚房、購物袋、貓砂服務化,透過「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思維反思生活中各種產品背後帶來的價值,若以服務化的形式滿足我們的生活所需將會帶來什麼好處,並進一步探討這樣的模式可以促使生產者改變,讓「資源」能發揮最大的價值,滿足我們人類需求的同時也找到與環境和平共處的方式。

「重新反思並定義產品價值,打破固有思維,對於日常用品使用會有不同想法」- 成大資源系 萬同學
「思考產品本質,發想創新的解法」- 成大創產所 楊所長
「看到未來生活模式更多的可能性且產生跟自己的連結性」- 成大資工系 王同學

在工作坊的最後,透過「肥皂箱」環節,邀請參與者站上台前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與觀察,為成大校園注入生生不息的永續養分!

邀請參與者寫下學習歷程
站上「肥皂箱」,大聲說出你的想法!
期待「循環經濟培力工作坊」能成為校園師生們培養永續素養的起點!

成為2023年工作坊合辦夥伴

如果您也熱切地思索如何令學生/培訓學員/團隊提升對循環經濟的認識,卻不知從何開始;歡迎導入互動式的循環經濟培力工作坊,用3小時的時間,幫助您的課程/單位提升對循環經濟的瞭解。

  1. 了解《循環經濟-培力工作坊》
  2. 填寫表單,洽談明年合辦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