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業材料 97% 來自原生材料。而台灣紡織業運用來自產業內外資源再製的多年經驗,例如:寶特瓶、漁網、製程下腳料、消費後舊衣等,是全球紡織業邁向資源封閉循環的先行者,也因此加深品牌對台灣紡織業的重視。

台灣紡織業具完整的價值鏈,可善用在生產端奠定的循環基礎和優勢,研發具高循環度的「好產品」,運用台灣與亞洲各地的基地測試跨域循環的潛力並累積經驗,同時探索將資源視為資產的「好服務」潛力,進而擴展至全球,與全球品牌形成新型態的夥伴關係,探索消費端的新機會,讓台灣成為「產品+服務+回收」整套解決方案 (turnkey solutions) 的全球循環紡織推手。

價值鏈系統性的瞭解循環紡織,建立一致的溝通語言

「紡織產業鏈都需要瞭解循環經濟!」—沛德永續公司 林經理
「終於找到一套有效啟發紡織業的工具!」-紡織所 李組長

紡織業導入循環經濟,無法靠單一企業完成,需要整合內部及外部的利害關係人才能實現。循環台灣基金會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簡稱紡織所)、紡織業拓展會(簡稱紡拓會)合作,透過循環紡織工作坊,匯集紡織價值鏈的25家業者、4個學研法人組織探索循環經濟帶給紡織業的新機會。100%參與業者認為工作坊內容幫助提升對循環紡織的瞭解,對於紡織業的循環策略、做法、台灣優勢,建立共同的溝通語言。業者更建議企業跨部門、外部供應商、品牌、紡織產業相關研究法人機關等皆需參與工作坊,瞭解循環紡織,以匯集台灣紡織產業能量,擴大既有優勢。

突破框架,探索企業內/外的循環新機會

工作坊最後邀請業者思考邁向封閉循環,公司將有哪些新機會以及需要做哪些調整來掌握新機會。以下列舉業者提出的觀點:

運用提問互動,瞭解彼此觀點
參與夥伴交流不同觀點
參與業者分享投入經驗
引導團隊補充國際指標與地球環境系統的相關性
台灣企業要當先行者,立即探索循環經濟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