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台灣基金會受佳世達集團邀請,運用「循環經濟探索工作坊」,深化來自跨集團13家企業40位同仁對循環經濟的理解,並探索電子產業的新機會。

循環經濟為電子產業帶來多重價值

參與者認為循環經濟不僅是電子產業面對淨零挑戰的關鍵解方,更能為企業創造多重價值,包括:

  • 創新產品服務:模組化設計、服務型商業模式等創新策略,既延續產品壽命又促進收益。
  • 節能減碳與減廢:降低能源消耗與資源浪費,助力淨零目標實現。
  • 永續經營:以消費者共利的模式實現企業獲利與環境獲益的雙贏。

從賣產品到賣服務,供應鏈合作探索新機會

將使用場域設定為學校,且客戶需求是「使用循環顯示器/投影機服務,取代購買產品」,佳世達如何導入循環經濟,用更少的資源創造更高價值?重新設計產品與商業模式,參與夥伴來自供應鏈不同區塊,經過共同發想與討論所彙整出的資源循環機會點:

什麼是「循環顯示器/投影機服務」?
對企業來說,
企業營運模式從「販售產品」轉變成「提供服務」,為了讓顯示器/投影機能發揮最大價值,材料、零組件、產品都要盡可能循環使用。這樣的服務模式,不僅協助企業減少廢棄物,還能結構性的減少碳排,並且降低材料、零組件的供應風險。只要產品維護得宜,就能持續帶來收益。

上圖的資源循環機會點主要可分為三個面向:

  • 模組化設計
    • 投影機的零組件採模組化、易拆解、易維修設計,例如光機模組、燈泡、Cable...等,使產品故障時易於更換、維修,或於產品壽命終了時,有機會翻新為整新品。
    • 顯示器的模組化設計,可以從背光、燈條(light bar)、Cell著手,或是從整個顯示器思考,透過模組化使顯示器可由小螢幕組裝成大螢幕。
    • 除了模組化設計,可搭配延壽、節能的設計,使產品發揮更大環境效益,例如防塵、防潮設計、LED燈耐用設計、低亮度省電模式...等。
  • 服務化商業模式與維修
    • 提供學校、球場產品(投影機、顯示器)租借或訂閱服務,服務內容可包含提供遠端警示、預防維修,產品故障時可提供維修服務,例如光機模組替換。
    • 為使維修服務順利進行,需要配套措施,如將維修流程標準化(SOP)、簡化,並建立備品與維修服務中心。可以搭配APP,提供產品使用初期的使用教學、使用過程的壽命計算與定期保養服務。除了硬體維修,也提供軟體更新。
    • 參考Fairphone的回饋金機制,鼓勵消費者維護產品,可減少服務成本,並使產品持續帶來收益。
  • 使用再生材料與回收
    • 使用再生料、易回收材料,如鋁、塑膠,並事先規劃材料分類,使產品壽命終了時,材料可以回收處理。可回收材料包含塑膠、鐵、金屬、玻璃粒、LED螢光粉...等。
    • 為了提升材料回收效益,可在使用手冊(user manual)中增加使用完畢時的分類說明,也需建立有效收集的回收管道,產品設計時也須考量材料與產品本身是否好分離,將外觀處理與材料處理分開。

台灣電子產業在全球市場佔有重要地位,以顯示器而言,產值占全球前三大,同時也是全球面板生產及零組件供應鏈最完整的國家之一。導入循環經濟,設計易拆解、易維修,具高循環度的「好產品」,加上將資源視為資產的服務型商業模式,成為「好服務」,台灣電子產業可成為全球循環創新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延伸閱讀
從線性供應鏈到循環服務網,打造資通訊產業的「韌性藍圖」

過去受限於科技,物質流的資訊在線性經濟中是斷裂、不流通的。傳統製造業在循環經濟的

從電子廢棄物到商機:全球570億美元潛力

資通訊技術提升了生活品質,但設備和機器以及不斷更新的需求、資源消耗的增加,也推動

為何企業不賣產品,卻更賺錢也更永續

從「新一代全新規格最強機種」到「今年春夏最新流行款服飾」,各種推陳出新的產品規格

當我們只用手機,不買手機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為了要賣出更多的產品,廠商刻意讓產品在使用一定時間後就會壞掉

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