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州一場野火,讓原料供應商無法交貨,打亂了我們的生產計劃。」一家紡織布料業者分享近幾年遭遇的實體風險。
全球氣溫持續升溫、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2023年全球平均溫度相較工業化時期前,已高出1.48度C。減少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淨零排放勢在必行。循環台灣基金會陳惠琳執行長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絲織公會和人纖公會邀請,分享紡織業導入循環經濟,減碳減廢,更為紡織業掌握新機會,建構長期韌性。
循環經濟打造韌性紡織業
邁向淨零排放,台灣紡織業面臨兩大挑戰:高度仰賴高碳排的進口化石原料、高度依賴銷售產品的單一商業模式,讓紡織業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和競爭壓力的影響。打造韌性紡織業,需要以終為始重新思考產業未來的競爭力來源。紡織業導入循環經濟的兩大策略方向:
一、建立資源韌性:運用單一材質設計,降低產品回收後的分類分級難度,讓資源在紡織業內封閉循環。同時發展在地農業副產物做為紡織業的生質材料,降低產業依賴進口高排放化石原料的壓力。全球紡織業正積極往生質材料發展,以減少人造纖維造成的環境影響;然而,台灣偏重人造纖維的研發將是潛在的風險,可借重已投入生質材料的業者經驗,規劃未來方向。
二、建立商業模式韌性:仰賴銷售產品來獲利的單一商業模式,讓紡織業曝險於市場波動和削價競爭壓力中。台灣紡織業在再生纖維的研發實力、台灣在寶特瓶回收再製的經驗,是台灣發展紡織知識產業的基礎。長期而言,台灣紡織業可由製造導向邁向服務/知識導向,提供以知識為核心的解決方案,例如建立循環標準、產品循環設計、再生料規格制定、回收機制設計等服務。如此一來,台灣紡織業從合格合規供應商,成為提供全球知識的顧問夥伴,與跨國夥伴合作,邁向互惠多贏的長期夥伴關係。
從 Made in Taiwan 到 Circular in Taiwan
台灣完整的紡織產業價值鏈,是最佳的封閉循環與循環知識產業的測試基地。運用機關、公民營單位循環制服、循環紡織品等機會,研發具高循環度的產品,導入產品服務化,並與資通訊產業等跨域合作,展開封閉循環與知識服務的測試計畫並累積經驗,未來,讓台灣成為「產品+服務+回收」整套解決方案的全球循環紡織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