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台灣基金會和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合作的「明日家園:社會住宅導入循環經濟」論壇,24日在200位與會者的參與下,熱血地完成!這場論壇集結了過往推動者的實踐經驗,對未來社會住宅要擴大導入循環經濟提供許多建議。
基金會黃育徵董事長分享「明日家園」的目標,是要把我們對下一代在日常需求,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甚至於生老病死的整體想像,納入國家長遠的發展藍圖裡面。享有一個韌性的「明日家園」是每一個家庭最基本的期待與需求。除了內政部以外,公共工程、財政、交通、農業、環境、勞動、經濟、文化、主計等部會的專業知識、經驗、資源與智慧,都需要被整合到「明日家園」的策劃團隊!
內政部花敬群次長表示,希望以前瞻的視野,由社會住宅作為領頭羊,導入循環經濟,打造永續低碳住宅。國家住都中心黃景茂執行長也宣布將以產品服務化為主題舉辦下一場論壇活動,繼續推動循環經濟這個國家重要指標。


這場論壇齊聚眾多先行者,聚焦探討在規劃設計、營建施工和維護管理階段能夠促成建築零廢棄、建材循環使用,以及提升住宅管理效率和品質的做法。
ARUP 鄭長芳永續資深顧問分享可拆解設計是循環建築重要策略,目前已開發出許多工具幫助建築營造廠商設計循環策略和評估成本效益。台糖陳冠翰副處長在沙崙循環宅的基礎上,提出 2.0 升級版本,和進一步建構循環建築體系的見解,期許能讓循環建築規模從單案到多案,再擴大成網絡。
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林洲民建築師點出,建築的「循環經濟」,技術不是問題,需要的是規模來形成經濟,需要社宅等公共建設的採購力量投入支持。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郭英釗建築師暢談是時候從「綠色、低碳」走到「循環、零碳」了,需要法規跟上降低進入的門檻。透過案例分享說明如何從工法、材料來落實循環設計。豐譽聯合工程謝佶燁董事長,以日本積水房屋介紹從全生命週期規劃建築零廢棄的作法。提出台灣社宅落實建築零廢棄的機會,包含建材開發設計、循環營造等面向。
東京都物業管理機構林錫勳總經理提到,日本面對老舊建物的觀念已從拆除重建改為延長使用壽命。財稅金融誘因是日本能落實長期修繕計畫的重要機制。台灣物業管理學會楊詩弘常務理事,則介紹從建物各層次生命週期來規劃修繕計畫的邏輯。營運期間的數據能協助調整修繕計畫內容,甚至回饋到前端的設計規劃。
最後基金會陳惠琳執行長說明,汰換後的設備需要循環經濟才能避免成為廢棄物。產品服務化更能從商業模式來引導製造商重新設計產品。家電等設備是社宅能優先導入服務化的機會。





照片提供:國家住都中心
明日家園」論壇介紹
相關新聞:循環經濟論壇今登場 國家住都中心將打造永續低碳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