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停止廚餘餵豬

廚餘成分的不確定性很高,即使以高溫烹煮也不見得能完全消滅病毒; 許多西方國家為了防疫,早就禁止用廚餘餵豬,台灣也該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前幾天看到英國動植物健康署發出的一則文宣,標題是「非洲豬瘟病毒擴散到英國的風險持續升高」,次標題更強調「以廚餘餵食豬隻會散播該種病毒,並且違法」。其實不只英國,許多西方國家為了防止疫情,維護豬隻的健康,保護畜殖產業,數十年前就禁止用廚餘餵食豬隻,尤其是含有肉品的廚餘。

不論是家庭或餐廳,廚餘成分的不確定性很高:除了可能含有感染菌原的生熟肉品以外,也常含有危害豬隻健康的雜物,如不易被清除掉的塑膠品、不織布製成的紙巾、木製和塑膠製的牙籤等。即使農政單位已有規定廚餘要以高於 90 度蒸煮至少一小時以上才能餵食豬隻,但有些病毒在如此高溫下仍能存活,無法杜絕傳染。更何況廚餘是否按程序高溫烹煮,實際上難以把關,成為病毒疫情擴散的風險。

但廚餘該怎麼處理?我們應該從源頭做好廚餘分類,避免廚餘和一般生活廢棄物混雜在一起,導致廚餘進了不該進的焚化爐和掩埋場。高純度、零雜質的廚餘可以經由不同的加工處理方式,製成高價值的產品。除了升級成為有機肥、飼料、生質能和生質材料以外,先進的生物精煉廠可以製造出高值的蛋白質,維他命,胺基酸、脂質等等。廚餘被升級和產業化的背後,蘊藏著商機和在地就業機會;也能避免破壞焚化爐和掩埋場;有機肥料取代化學肥料也是長期復育被汙染的土壤、空氣和水資源的最佳模式。

台灣的農政單位一直都非常重視廚餘對豬隻的影響,也曾經禁止過廚餘餵豬。但即使歷經了近乎毀滅性的口蹄疫災情,台灣社會至今還是輕忽了廚餘散播病毒的風險,廚餘餵豬仍被多數人視為常態。以去年為例,就有高達 34 萬噸,62%的回收廚餘被拿去養豬!面對可能入侵台灣的非洲豬瘟,廚餘餵豬又被視為非洲豬瘟傳染的最高風險途徑。為了確保衛生,國民健康,台灣畜殖業競爭力,相關單位不宜掉以輕心,盡快研擬和落實禁止廚餘餵豬的政策。


作者:黃育徵(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同步刊登於今周刊專欄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全豬零浪費 創造「新農業循環網絡」

以循環經濟「高價值全利用」的精神,歸零思考,重新設計未來十年台灣畜殖產業加值鏈的

改善廚餘餵豬品管 比談美豬進口更重要

是否開放含有瘦肉精美國豬肉進口,是最近總統大選的熱門議題之一。但其實,如何改善台

改建養豬場,從實踐三零開始

面對進口豬肉,醫頭醫腳、亮點式的政策補貼無助於畜殖產業的轉型!政府需要站上制高點

國營企業拋磚,豬農總動員

除了非洲豬瘟的防疫課題,台灣養豬產業也面對著地方民眾質疑、進口豬肉叩關的挑戰。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