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 淨零生活想像雛形:食

此文章為系列文章中-食篇,來自循環台灣基金會對「淨零生活」的研究與倡議計畫。

以冰山理論作為思考架構

任何現象的產生,底下都有錯綜複雜的因素互相連動。為了以終為始地建構出在「淨零目標」之下的生活想像,我們以冰山理論作為思考架構,從建立共同願景開始,層層往上推導出 2050 生活想像的樣貌。

( 前言專文介紹:邁向淨零,從想像生活需求開始 )

來源:循環台灣基金會

2050 共同願景:以達成淨零情境(1.5℃)作為發展前提

  • 全球現況:農食系統佔全球碳排放總量四分之一以上。
  • 臺灣現況:農業部門佔台灣總碳排比例極低(2%),顯示了台灣為重工輕農的產業結構。整體而言,台灣有約6成5的糧食、9成的飼料依賴進口。
    • 米食肉類的飲食需求:大量使用便宜化肥耕種產生氧化亞氮、水稻植株產生甲烷,以及禽畜飼養腸胃發酵的排放量占農業碳排前三名。
    • 居高不下的進口需求:台灣民眾對於小麥、肉類的需求逐漸增加,這類糧食、動物飼料仰賴進口,除了在原料生產階段本身造成溫室氣體之外,還再加上了長途運輸產生的碳足跡。
    • 食材淘汰和廚餘:消費選擇的增加、食品價格的降低,使消費者容易過度購買、挑剔賣相不佳的食材、忽略保存及沒做好廚餘回收,導致廚餘佔據一般垃圾三分之一以上,經焚化後產生大量溫室氣體。
  • 淨零願景下的關鍵目標
    • 食物、飼料的生產過程達成淨零排放(包含副產物循環利用)
    • 低碳與零廢棄的飲食方式

2050 心智模型:以YZ世代的價值觀與思維作為主流的心智模型

YZ世代普世價值觀 x 飲食文化:

  • 「健康」:人們對於「身體健康」的維護越趨重視,重視飲食的成分和養分;也注重是否能從獲得食物的過程為心靈帶來滿足感。
  • 「永續」:高漲的「永續」意識及利他主義對社會的責任感也讓人們在選擇飲食方式的時候,會追求與環境永續共生的飲食選擇。
  • 「體驗」:注重參與、互動的「體驗」,能夠透過參與式體驗的方式認識食物的生產過程與背後的文化,從中獲得成就感,達到自我實現,也可以藉由參與過程確認到食物的來源是否安全。另一端,從互動性高的飲食文化中也能滿足社交需求。
  • 「效率」:YZ世代因科技的高速發展、持續強化,而處於虛實融合的生活,數據被廣泛、精密的執行,促進全球的連結度提升、資訊(例如食物成份、碳足跡)的高度透明以及新興資源的開發,人們對於「效率」的依賴提升,希望食物的取得更快、更方便、選擇更多元。

達成淨零,「使用資源」的核心思維:

減少碳排的關鍵來自人們如何使用能資源。除了在普世價值下,YZ世代對於飲食文化的需求將有轉變,另一方面,YZ世代更需要思考如何「使用資源」以達成淨零的願景。我們列出了幾點提升資源效率的重要思維:

  • 以使用服務取代擁有產品,減少資源耗用以滿足經濟活動的連動性。例如:使用共享租賃杯取代一次性飲料杯。
  • 將資源視為與他人共用的資產,謹慎使用、極大化其使用效率。以一頭豬為例,縱使從頭吃到尾,尚有27%在生產過程中被浪費。若從生技、醫療與材料等角度一起思考全豬利用,可以降低浪費,價值也能翻倍。
  • 將廢棄物視為錯置資源,積極尋找資源化的機會。舉例而言,每天生產的廚餘可以堆肥,也能產出生質能源。台灣天然資源有限,將每份資源用到極致將能創造許多契機。

2050 結構:在淨零願景下不可避免的新型態法規制度、經濟模式之產生

  • 法規制度:鼓勵吸碳、脫碳、低碳的發展,例如:碳定價。
  • 經濟模式:促使資源使用效率提高,例如:循環經濟策略
斯德哥爾摩推出全球第一家「氣候超市」 (Klimat butiken / The Climate Store),推廣以「排碳幣值」的概念進行消費。

2050 趨勢:鑑別影響趨勢的關鍵變因,發展未來飲食樣貌的四種可能情境

在共同願景與價值下,有無限多種未來飲食樣貌,有兩大不確定性值得思考:

  • 人們的飲食來源將會因為對體驗的重視,而朝向能夠就近自給自足的在地化飲食,或是為了效率加入全球產銷鏈,朝向多元化飲食
    • 在地化飲食:減少進出口,透過在地農業達到淨零。
    • 多元化飲食:全球化加劇,搭配國際低碳與脫碳政策制度追求淨零。
  • 人們的飲食習慣會因為對體驗的重視,希望與天然飲食文化連結而將回歸原型食物,或是講求效率更廣泛追求新興的食物來源與製作方式?
    • 回歸原型食物:透過攝取低碳排作物達到淨零。
    • 廣納新興食源:透過食物的製造科技達到淨零。

交集上述兩大關鍵影響因子,可透過X,Y軸發展出4種可能的未來飲食生活情境:

  • X軸為飲食來源是屬於「在地化」還是「多元化」。
  • Y軸為飲食習慣為「廣納新興食源」還是「回歸原型食物」。

四種情境可作為一窺未來無限可能的出發點,各有優缺點並可能並存。

來源:循環台灣基金會

2050 現象:重新定義並具體描繪未來需求與生活樣貌

反思:

  • 如何讓未來的我們擁有一個平衡、穩定循環的飲食系統?
  • 我們需要的究竟是毫無瑕疵,琳琅滿目、價格低廉的食物,還是一個健康穩定、永續的飲食生活?

未來生活想像描繪(4種可能的情境):

1. 新興商業食物系統

關鍵字:3D列印食物、機器人服務、膠囊食品

人們廣泛接受合成肉、昆蟲蛋白等新興的食物科技,並將飲食生活範圍擴增到全世界,追求更有效率的補足個人每天所需營養,各國在優勢產品之外,依照研發技術專攻,以快速、透明的商業合作結構為世界提供更多創新食源。

人們每天早晨上傳體重、體脂數據到雲端,由家庭服務機器人拿出食品工廠固定營養、固定份量的客製調配合適的餐點規劃,有效避免食物浪費;若是時常需要東奔西跑的職業,可以將身體數據結合行事曆,在合適的時間由最近的移動智慧餐車在路程中製作餐點,讓食物送到手中時也是熱騰騰的。

2. 在地科技食物系統

關鍵字:食用昆蟲培養、創新小農、參與飲食科技

人們訴求個人化、新奇有趣的飲食體驗,並希望能快速、精準地取得營養,所以著重於在地創新食源的開發,期待在科技的輔助下,能夠避免受到全球供應鏈衝擊,並希望自己能親眼見到、參與食品生產過程。

多元化的小農林立,多包含生態教育的功能,讓人們與生產過程能有所互動連結,且當地市場活絡,小農彼此間生產的食物有所異同,但也彼此合作,生產蔬菜果淘汰下來的生廚餘會提供作為生產食用昆蟲的飼料,昆蟲的排泄、蛻皮也會再提供給生產蔬果的作為肥料,人們也會將自家經過初步處理的廚餘提供給小農以累積點數換取折扣。這形成了產銷循環再生的迴圈。

3. 自給自足食物系統

關鍵字:蔬食主義、居家水耕、螺旋藻蛋白質、有機農食

雖然科技可以快速解決人們的營養需求問題,但是人們更重視食物背後的文化與地域連結,期待不只是將食物吃下肚,而是能與食材的生產有互動性,甚至是傳承家鄉的飲食文化,創造一個友善環境、帶有紀念價值的飲食生活。

人們飲食習慣轉以蔬食為主,伴隨著科技進步,居家水耕設施成本變得低廉且環保,只要一坪的三層的生產櫥窗,預估每天有約6棵的萵苣等蔬菜可以隨採隨食,不用擔心農藥、土壤污染的影響,且從播種到採收,過程中的成長曲線、水中各種參數的變化,都可以透過自身的手機掌握,適時添加所需的營養元素,對於忙碌的雙薪家庭,亦不會造成負擔,如此的水耕設施不僅提供了家戶所需葉菜類的需求,也達到綠化居家緩解人們壓力的效果;同時,人們透過高效收集生產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來培養螺旋藻,藉此替代蛋白質的供給。且廚餘機已經是家家戶戶廚房的基本配備,可以做到初步的打碎、排水處理,人們可以將初步處理過後的廚餘自行進行居家堆肥,再將所得的液肥用於水耕作物,達到自家資源循環利用。

4. 全球分工食物系統

關鍵字:立體農場、全球精準分工、高效冷鏈運輸

人們因為對於營養效率的追求,希望能嚐到各式各樣的食材,同時對合成、基改、化工製成的食材存有疑慮,重視食物的天然營養,故仰賴全球適地適種專業分工。

全球化安排特定地區種植特定作物,達到食材在適宜的生長環境栽培,著重於如何以相應的低碳技術滿足多元食材需求,同時各國環保意識漸增,廣泛實施碳定價,各國勢必利用高效的保鮮、運輸設備運送到各地,消費者則因保存效率的提升,降低食物丟棄量。國內城市中的商辦大樓也因為視訊科技的進步,人們不再需要進到辦公室,政府能與業者合作將閒置大樓打造成為立體農場,如此將能極大化食物產量又減少農業機具的使用,達成減碳的同時也滿足了糧食需求。

循環標籤
延伸閱讀
邁向淨零,從想像生活需求開始

「淨零生活」的研究與倡議計畫-首篇。深具挑戰的淨零排放目標,民眾生活和產業生產方

2050 淨零生活想像雛形:住

此文章為系列文章中-住篇,來自循環台灣基金會對「淨零生活」的研究與倡議計畫。20

台灣 2050 淨零排放,從「淨零生活」開始

台灣身為世界公民,面對「2050 淨零排放」的全球目標,全國人民需要體認到,落實

以終為始,推動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

台灣2050淨零排放的實踐是艱鉅且長期性的任務,需要政府、產業、社會有一致的決心

循環經濟是實踐淨零排放的重要解方

全球要邁向淨零排放,須從根本上改變產品的生產和使用方式。循環經濟提供了一套新的經

發展循環型新農業,三路並進

聯合國4月中旬的「世界糧食危機」報告中警告說:「新冠肺炎大流行引發的動盪,可能讓

全豬零浪費 創造「新農業循環網絡」

以循環經濟「高價值全利用」的精神,歸零思考,重新設計未來十年台灣畜殖產業加值鏈的

剩食不是「噴」,阿姆斯特丹的「食物零浪費」

食物浪費是個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嚴重問題,全球食物一年的總產量中,有高達三分之一在產

上街買咖啡、手搖飲料不想自備環保杯?可以用租的

上一篇文章介紹外帶咖啡與手搖飲料杯不易回收再利用,儘管政府、企業、民間已開始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