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事大吉.jpg)
為達到高價值循環之目標,規劃結合負壓水簾式畜舍、沼氣發電及太陽光電之綠能豬場示範園區,並結合景點及在地特色,進行環境教育及觀光規劃。利用厭氧醱酵處理所得之沼氣作為能源發電、沼渣沼液製作有機肥,達到促進在地經濟及增加就業機會之雙乘效益。亦透過創新之青農合作模式,並引入自動化設備,達到共享豬舍的目標。
當前正面臨溫室氣體增加及水資源短缺等問題,加上政府積極發展綠色能源之政策目標,沼氣利用乃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東海豐綠能豬場除可解決現有的環境污染問題外,也為能源短缺的困境提供快速有效的替代方案,更可落實農業循環經濟之理念。
製程優化,設備自動化
豬舍採用隔熱節能建築構造及負壓水簾式高床,並設置完善之通風除臭系統、自動飼料給水系統、豬糞尿收集輸送系統及雨污水分別回收系統,以達節能省水之目標。
綠能成金,沼渣沼氣再利用
東海豐以直立式中溫厭氧發酵設備,以豬糞尿為主要料源,添加農業廢棄物或酒糟等作為共消化的料源,將這些廢棄物轉換成沼氣能源與有機質肥料,達成能資源之循環利用。
青農合作,共享豬舍
成立農畜學院積極培育專業豬農,並創新「共享豬舍」經營模式,提供現代化畜舍,鼓勵青農返鄉,以合作代替聘雇、分潤代替壟斷,以期達到整體養豬產業共存共榮之目標。
效益
- 每年沼氣發電約產生1,263,600度電。
- 每年產生5,000噸有機肥原料。
- 每年減少83%的用水量。
本案例內容由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審稿編輯:循環台灣基金會
審稿日期:2019年9月